正文 第110章 茶水服藥影響藥效(1 / 1)

茶,作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是我們大家熟悉的飲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茶葉中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因此適量飲茶對健康有益。然而有些人服藥時也用茶水,這就會影響藥物的療效。

健康危害:

大多數情況下,醫生不主張用茶水服藥,而且為了避免對藥物質量的影響,甚至建議患者在服藥後2小時內都不要飲茶。這是因為,一些藥物用茶水送服後,茶中的物質會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造成藥物失效或難以吸收,不能達到治療作用。一般來說,下麵幾類藥物禁止用茶水送服。

1、含有重金屬成分藥物

如硫酸亞鐵、碳酸亞鐵、枸櫞酸鐵胺等含鐵劑和氫氧化鋁等含鋁劑的西藥,這類藥物中的金屬離子會與茶水中的茶多酚類物質結合而生成沉澱,使藥物就很難被身體吸收,從而導致藥效的降低甚至失去藥效,而且還會刺激胃腸道,引起腹痛和便秘。

2、酶製劑

如胃蛋白酶、胰酶片、多酶片、溶菌酶等,這些藥物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而茶葉中的多酚類可與酶結合,降低酶的活性。

3、某些生物堿製劑

如鹽酸麻黃素、黃連素、磷酸可待因,以及阿托品、阿司匹林等藥物,也不宜用茶水送服。因為這些藥物中的生物堿可與茶中的鞣酸反應生成沉澱,降低藥效。

4、潘生丁

服藥潘生丁後切忌飲茶,因為茶中的咖啡因可產生對抗藥效的作用,影響藥物的療效。

5、痢特靈、優降靈等藥物

這些藥物可以抑製兒茶酚胺的降解作用,在腦內促進環磷腺苷形成。而茶中的咖啡因和茶堿又能阻礙環磷腺苷代謝。兩者的協同作用,可使患者出現嚴重失眠或高血壓。

6、蘇打片、健胃片、小兒消食片等含碳酸氫鈉的藥物

茶中的鞣酸可使這些藥物的有效成分中和分解,降低藥效。

7、洋地黃、洋地黃甙片及地高辛等強心藥

服藥這些藥物時不應飲茶,因為這會使患者出現要麼服藥無效,要麼出現中毒現象。

8、中藥溫補藥

服藥中藥溫補藥物時應少飲茶,因為茶葉性涼下氣,能降低藥物溫補脾胃的效能。有些中草藥如麻黃、黃連、釣藤、黃芩、大薊、小薊、元胡等,一般也不宜與茶水混飲,否則中藥所含的生物堿等有效成分就會與茶中的鞣酸發生沉澱而失去藥效。此外,服人參等滋補品時也不宜飲茶,因為茶會降低這些藥物的滋補作用。

除此之外,鎮靜催眠藥如魯米那、速可眠、三溴片、安定,抗組胺藥如苯海拉明;鎮咳藥如咳必清等,也不宜用茶水送服。因為茶葉中含有咖啡因具有興奮作用,因此應避免藥理作用衝突而導致降低藥效。

點擊方案:

一般來說,用溫白開水送服藥物最好,因為溫白開水不會影響各種藥物的吸收。而一些藥物,如胃蛋白酶合劑、胰酶片、多酶片、酵母、乳酶生、維生素C等,因為藥性遇到高溫極容易受到破壞而失效,因此服用時不宜用開水衝化,而應以溫開水送服。

此外,各類止咳糖漿由於具有止咳作用,所以部分需要依靠糖漿覆蓋在咽部黏膜表麵,以減輕炎症對黏膜的刺激,從而緩解咳嗽。如果用開水服,會使藥液稀釋,失去止咳作用,因此應用涼開水送服。

相關鏈接:

服藥用水上,除了不能用茶水外,汽水、牛奶、果汁、可樂、藥用酒等,也不適合用來服藥。

汽水、可樂中含有鉀、鈉、鈣、鎂等多種電解質。這些物質與藥物成分混合生成妨礙藥物吸收的化合物,降低藥效。此外,汽水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也會機械地影響藥物在胃內的吸收,從而加重對胃粘膜的刺激。

而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鈣,如用牛奶服用四環素、硫酸亞鐵等藥物,會形成不溶解的複合物質,會影響腸道吸收,減低藥效甚至使藥物失去方效。

含果汁的飲料中都含有果酸。果酸容易導致多種藥物提前分解或溶化,明顯降低藥效。比如用果汁服紅黴素,常會影響小腸的吸收,從而降低藥效。

藥用酒也不能用來送服藥物,比如一些鎮靜藥物如果用酒送服,常會使人昏昏欲睡,病情加重,嚴重的會導致血壓降低。如阿司匹林加上酒精,人服食後還可能造成胃出血。

不過,有些藥物用茶水送服卻可以增加療效,比如服用維生素類藥物、興奮劑、利尿劑、降血脂、降血糖、升白類藥物時,一般可以用茶水送服。因為服用維生素C後飲茶,茶葉中的兒茶素可以有助於維生素C在人體內的吸收和積累。茶葉本身具有興奮、利尿、降血脂、降血糖、升白等功效,服用這類藥物時,茶水可以增加藥效的作用。而且茶葉中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礦質元素和營養物質,在這些有用物質的協同作用下,茶水也可以增加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