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無法破解所有“鑰匙”,因此還無法攻克癌症。
腫瘤細胞由“叛變”的正常細胞衍生而來,經過很多年才長成腫瘤。“叛變”細胞脫離正軌,自行設定增殖速度,累積到10億個以上我們才會察覺。癌細胞的增殖速度用倍增時間計算,1個變2個,2個變4個,以此類推。比如,胃癌、腸癌、肝癌、胰腺癌、食道癌的倍增時間平均是33天;乳腺癌倍增時間是40多天。由於癌細胞不斷倍增,癌症越往晚期進展得越快。
四、癌症怎麼轉移
癌細胞是非常“貪婪”的,它會跑到它可能到達的任何地方,而路徑主要有3條:淋巴轉移一般最早,因此進行腫瘤切除時,要進行淋巴結清掃;放療除了照射原發腫瘤病灶外,還要照射周圍淋巴結。淋巴係統遍布周身,是癌細胞轉移的理想及首選通道。淋巴轉移往往由近及遠,如乳腺癌首先轉移到同側腋窩淋巴結,之後轉移到鎖骨上、下淋巴結,甚至對側腋窩淋巴結。直接侵入血管或經淋巴管進入血管的癌細胞,會隨血流到達其他部位如肺、腦、肝和骨等,這就是血行轉移。胃腸道癌常轉移至肝和肺,乳腺癌、腎癌、骨肉瘤等常轉移到肺,肺癌易轉移至腦,前列腺癌易轉移到骨。化療就是為了避免癌細胞通過血行轉移,而用藥“沿途”消滅癌細胞。
還有一種轉移比較少,就是種植轉移。癌細胞如果從腫瘤表麵脫落,“掉”在胸腔、腹腔和腦脊髓腔等處,就會“生根發芽”。發生地一般在這些空腔的下部,如肋膈角、直腸膀胱窩、顱底等處。
平常人們總愛說什麼東西致癌,其實,我們還不能說隻要不吃什麼就不會得癌,或者接觸什麼就會得癌。現在還沒有發現任何一種因素是誘發癌症的必然因素。戰勝癌症最重要的是早發現,早期癌症大都可以治愈。為此,我們一是要定期體檢,二是不舒服就要看一些症狀可能與癌症有關,不要感覺到痛了才去看醫生。
(第二節)癌症預防知識
一、堅持運動可防癌
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報》刊登的一項研究報告披露,科學家調查發現,中年人堅持定期而有一定強度的運動,可預防結腸癌。研究人員自1977~1988年,對哈佛大學男校友1.7萬人按少運動者、適度和強度運動者分成兩組,進行健康及運動模式的對比研究。結果顯示,堅持定期(每周2~4次)適度或強度運動的人患結腸癌的比率隻有很少運動者的一半。此外,常運動的人也不易患糖尿病。
哈佛大學的另一項研究則對1925~1981年間從美國10所大學畢業的5000多名女性進行了追蹤調查,據資料分析,在學生時就開始經常運動並成為一種生活習慣的婦女,發生乳腺癌和生殖係統癌症的危險明顯下降,平時不太活動的婦女其乳腺癌發生事高近1倍,生殖係統(子宮、卵巢、宮頸等)癌發病約高1.5倍。
研究人員說,運動婦女的癌發病率低與體內的雌激素分泌有關,這種激素在女性癌的發生過程中起作用,常運動的婦女身體都較為結實,沒有過多的脂肪積聚,雌激素分泌量比肥胖婦女要少。
國外運動專家不久前對經常參加長跑的人進行為期8年的研究還發現,長跑運動能防癌。常常進行長跑鍛煉的人發生癌症的機會僅為不長跑的人的1/7,即使患上癌症,也都能經治療而康複。有關專家認為,跑步鍛煉能提高肺活量,增加氧氣吸入,促使汗液排泄,增強抗癌白細胞的製造能力,並能加快血液循環,改善人的心理狀態,等等。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有助於人體不斷抗擊癌細胞的侵襲,使癌細胞難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