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情緒抑鬱與癌
情緒是人們心靈的一麵鏡子,大腦活動的表露。目前國外流行一種觀點,認為癌腫是一種心理生理性疾病,即由情緒抑鬱引起。英國醫學研究人員調查了250名癌腫病人,發現有150名在發病前精神上受過嚴重的打擊,調查結果表明,情緒壓抑容易患癌。
研究發現:一個人在其癌腫出現之前存在情緒抑鬱,若長期過度的抑鬱情緒刺激中樞神經係統,可導致大腦皮層興奮與抑製失調,使心理平衡破壞,進而產生生理機能的紊亂和免疫機製的麻痹,這可使人體內原來潛伏的惡性細胞激發增生,而形成惡性腫瘤。有人認為情緒抑鬱可直接促使正常細胞發生異常變化,以致演變成癌細胞。
在現實生活中,常可見到某些人一旦患了癌症,情緒會變得更加低落,焦慮不安,悲傷不已,憂心忡忡,對生活失去信心和勇氣,這也是癌症病人病情迅速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反,一個人不論是健康還是患病時,保持良好的情緒是十分必要的。美國得克薩斯州醫學家們使用心理學方法,對200多名晚期癌症病人進行治療,取得顯著療效,其存活時間比預期的長兩倍多。這真是:行寬心和是一藥。事實證明,在人類同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每個人必須培養自解、自語、自強、愉快安靜、虛懷若穀的精神麵貌,才能頤養真氣,祛疾增壽。
三、脂肪與癌症
脂肪是人體重要的組成成分。它是體內貯存能量和供給能量的重要物質,又可增加食欲的感官性質和飽腹感;脂肪內的脂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維持皮膚和毛細血管的健康,還能減輕及迅速恢複放射線所造成的皮膚損傷。因此,經常適宜進食一些脂肪飲食對機體有益。
但是,過多地攝入脂肪,則可能適得其反,而引致疾病。高脂肪飲食易使人患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和膽石症,這是眾所周知的;但高脂肪飲食易得癌症卻鮮為人知。
在眾多的癌症中,並不是每種癌症都與高脂肪飲食有關。最易受高脂肪飲食影響的癌症除結腸癌外,乳腺癌、子宮內膜癌也與高脂肪飲食有關。
在進食高脂肪膳食的人群中,尤其是體重超過標準40%的人中,結腸癌的發病率明顯上升,因為多食高脂肪飲食可使膽汁類固醇和膽汁酸的分泌增加,同時也由於該類飲食可使大腸中的菌群組織發生變化,從而使膽汁類固醇及膽汁酸轉化為致癌物質;尤其當飲食中纖維素的含量較少時,可使糞便容量減少,使各種致癌物質在大腸中的濃度提高,在腸內停留的時間也延長,因而增加了發生大腸癌的危險性。
另外,經常食用高脂肪飲食的人往往使身體大量地排鎂和幹擾了體內維生素E的平衡,使體內鎂和維生素E缺乏。鎂是人體內抗癌“衛士”的主要成員之一,而維生素E是體內的抗氧化物質,能保持細胞不易受癌症的侵害。這兩種物質的減少,使機體對致癌物質的抵抗力下降,人就更會容易患癌症。
高脂肪飲食與乳腺癌及子宮內膜癌的關係也較密切,因脂肪中有一類物質叫類固醇,它經常會轉化為體內的激素,因而對乳腺癌或子宮內膜癌這類激素靶器官腫瘤的發病有影響。有些研究還認為,脂肪氧化酸敗後的氧化產物對人體有致癌作用,故在日常生活中防止油脂性食物酸敗,並避免吃酸敗脂肪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