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癌症病因分析(2)(1 / 2)

剛煮熟的白米飯溫度很高,吃這種熱滾滾的米飯,對食道和胃皆有不良的影響。另外,吃下米製品的麻薯類之後,逗留在胃裏的時間相當長,但日本人習慣於滿腹感,因此,有些人相當喜歡吃,如此一來,給胃帶來很大的負擔,此點被懷疑是否和容易罹患胃癌有關。

盛產米的地帶,大致上也是有名的釀酒地區,冬季長、夏季短,為了取暖,免不了喝酒的次數較多,所用的菜肴的鹽分含量也很高。可是,這種說法也隻是推測而已,因為,相同的,冬季長而盛產米的青森、岩手、福島等縣,罹患胃癌的比率非常低,且這些地區的人整年吃米飯,因此,米飯和胃癌是扯不上關係的。

令人覺得有趣的是,奈良縣的人罹患胃癌和食道癌的比率很高,這個縣是神社、佛閣、名勝古跡特別多的地區,僧侶們又習慣吃熱稀飯。因此,有人說,吃熱滾滾的稀飯才罹患胃癌,可是,經過研究結果,發現也無任何依據,隻是推測而已。

反正,胃癌和米飯並沒有合理的因果關係,當然,也有科學家繼續對這方麵進行研究。

四、吃米飯防癌“四項基本原則”

1.第一大原則——盡量讓米“淡”

一方麵,盡量不要在米飯當中加入油脂,以免增加額外的能量,也避免餐後更多地升高血脂。因此,炒飯最好能夠少吃,加香腸煮飯,或者用含有油脂的菜來拌飯,也應當盡量避免。另一方麵,盡量不要在米飯當中加入鹽、醬油和味精,避免增加額外的鹽分,否則不利控製血壓和預防心血管意外。

這裏要解釋的是,加入醋、用紫菜包裹、中間加入蔬菜和生魚一類做法是符合清淡原則的。醋本身可降低血糖反應,並能幫助控製血脂;紫菜和生魚也是對心血管有利的食材。故而,隻要同時不吃過鹹的菜肴,紫菜飯卷是相當適合慢性病人食用的主食。

2.第二大原則——盡量讓米“粗”

所謂粗,就是盡量減少精白米飯,也要少吃糯米食品。它們的血糖反應過高,對控製血糖和血脂均十分不利。隻有吃足夠多的纖維,才能有效地降低米飯的消化速度,同時可以在腸道中吸附膽固醇和脂肪,起到降低餐後血糖和血脂的作用。這樣也可以讓人吃得慢一些,食量小一些,有利於控製體重。實際上,慢性病人大多數都是脂肪超標的類型,控製體重是飲食調整措施的第一要務。

一些營養保健價值特別高的米,如糙米、黑米、胚芽米等,都有著比較“粗”的口感。雖說“粗”有益健康,但每天吃百分之百的糙米飯,口感上覺得不適,難以長期堅持。因此,在煮飯的時候,不妨用部分糙米、大麥、燕麥等“粗”糧和米飯“合作”,口感就會比較容易接受。最好先把“粗”原料先在水裏泡一夜,以便煮的時候與米同時成熟。

3.第三大原則——盡量讓米“亂”

在烹調米飯米粥的時候,最好不要用單一的米,而是米、粗糧、豆子、堅果等一起上。比如說,紅豆大米飯,花生燕麥大米粥等,就是非常適合慢性病人的米食。加入這些食品材料,一方麵增加了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另一方麵還能起到蛋白質營養互補的作用,能夠在減少動物性食品的同時保障充足的營養供應。

當然,更要緊的是,這樣做能有效地降低血糖反應,控製血脂上升。其中豆類與米的配合最為理想,因為豆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其中的澱粉消化速度非常慢,還含有一些延緩澱粉變成葡萄糖的成分,如單寧和植酸等,對於預防慢性病最為有效。

4.第四大原則——盡量讓米“色”

白米飯固然晶瑩可愛,但也意味著不含有抗氧化物質,維生素含量很低。如果選擇有色的米,並用其他的食品配合米飯,讓米飯變得五顏六色,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其營養價值。比如說,煮飯時加入綠色的豌豆、橙色的胡蘿卜、黃色的玉米粒相配合,既非常美觀,又提供了維生素和類胡蘿卜素抗氧化成分,特別有利於預防眼睛的衰老;又比如說,選擇紫米、黑米、紅米與白米搭配食用,也能提供大量的花青素類抗氧化成分,幫助預防心血管疾病。

總之,因為大米是每天都要大量吃的食品,它的營養保健價值如何,與每個人的健康關係極為密切。如果每天都想到這些吃米飯的健康原則,日積月累,不知不覺就能起到防病抗衰的作用,對慢性病人極為有益。

(第四節)癌與酒

一、飲酒過量與癌症

知道某人罹患癌症,一般人常常會說:“他那麼喜歡喝酒,我早就料到他遲早會得癌症”。其實,到目前為止,根據統計結果,酒和胃癌並沒有密切關係。不過,喝酒適量具有其藥效,且對健康有益,這則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