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菌性宮頸炎如未及時治療或不規則治療,炎症可上行感染引起淋菌性盆腔炎,包括急性淋球菌性輸卵管炎、子宮內膜炎、輸卵管卵巢囊腫、腹膜炎等。本病好發於年輕、生育年齡婦女,多數患者白帶多且為膿性或血性,全身症狀明顯,如畏寒、發熱、頭痛、厭食、惡心嘔吐,雙下腹痛以一側為重,腹壓增加時腹痛加劇。檢查可見下腹壓痛和肌緊張,腸鳴音減弱,尿道、尿道旁腺、前庭大腺、宮頸等處有膿性分泌物,雙側附件亦有增厚和壓痛。本病還可發展為輸卵管、卵巢膿腫或盆腔膿腫,此可在附件和子宮後凹陷處觸及腫物,觸痛明顯,按之有波動感,如果膿腫破裂,則有腹膜炎甚至中毒性休克等症狀。日後還會造成輸卵管粘連、阻塞以致不孕或宮外孕。另外,部分患者還可引起淋菌性前庭大腺炎,表現為前庭大腺紅腫、疼痛,腺體開口處有膿性分泌物,大陰唇下1/2處腫脹明顯,還可伴有全身症狀和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十一、泌尿生殖器外的淋病有何表現
雖然淋病主要是泌尿生殖器化膿性感染,但是由於淋病接觸傳染方式不同也可以出現泌尿生殖器外的淋病。
1.淋菌性結膜炎
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的病因是由於其經患淋病母親產道分娩時的感染所致。多為雙側性,多於生後3天出現症狀。而成人淋菌性結膜炎多為自我感染或密切接觸被分泌物汙染的物品所致,多為單側。臨床表現為瞼結膜充血水腫、有較大量黃白色膿性分泌物自眼瞼漏出,故又稱“膿漏眼”,治療不及時角膜也會失去光澤,繼而潰瘍,甚至穿孔及全眼球炎,最後可導致失明。
2.淋球菌性咽炎
主要由於口—生殖器性交所致,表現為咽部疼痛、灼熱、吞咽困難。查體可見咽黏膜充血,扁桃體紅腫,有膿性分泌物附於咽壁。咽分泌物塗片淋球菌檢查陽性。
3.淋菌性直腸炎
多見於男性同性戀者。肛門黏膜本為消化係統器官,黏膜壁較薄,非正常形式的生殖器—肛門性交後,使大量淋菌侵犯該部黏膜而患病。臨床表現為肛門瘙癢、疼痛或墜脹感,排便時加重,有膿性分泌物排出。查體可見直腸黏膜腫脹、糜爛、滲血。
十二、播散性淋病有哪些臨床表現
播散性淋球菌感染最常發生在月經期婦女。淋球菌通過血行播散至全身發生菌血症。臨床表現有高熱、寒戰、關節疼痛、皮疹等,關節疼痛好發於膝、肘、腕等關節,局部腫脹,關節腔內積液,關節活動受限,即為淋菌性關節炎。皮疹初起為小紅丘疹、紅斑,繼而出現水皰或膿皰,即淋菌性膿皰病的改變,抽取膿液後可查到淋球菌。該病的最大危害在於可引起致命的並發症,如淋菌性腦膜炎、心內膜炎、心包炎、心肌炎等。
十三、淋病與非淋菌性尿道炎如何鑒別
淋病和非淋菌性尿道炎都是以泌尿生殖係統化膿性炎症為主要表現的性傳播疾病,兩者的臨床症狀有相似之處,均可有尿急、尿頻、尿痛及尿道有分泌物等。但是由於病原體的不同,兩者之間還是有區別的。首先潛伏期長短不一,淋病發病急,一般在感染後2~3天內即可發病,尿急、尿頻,尿痛的症狀較明顯,可有大量膿性分泌物,在分泌物塗片檢查中除了有大量白細胞外,在細胞內外可找到革蘭陰性雙球菌,有時淋病患者還可伴有全身不適、發熱等;而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潛伏期較長,常在感染後1~3周才發病,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也比淋病輕,分泌物量較少,而且是漿性或黏液性的,這時如果做分泌物塗片檢查,每個高倍鏡視野可有10~15個白細胞,而在細胞內外都找不到革蘭陰性雙球菌,分泌物特殊檢查可找到衣原體或支原體。但是非淋菌性尿道炎和淋病可以在同一病人中同時存在,有的病人在淋病經過治療後尿道炎症狀仍然持續不愈,除了有淋病雙球菌耐藥菌珠感染的可能外,還應當考慮到是否是非淋菌性尿道炎雙重感染,治療時應同時進行。
十四、怎樣診斷淋病
女性在感染早期,80%可無症狀。少數在性交後2~21日可出現輕微不適,如尿頻、尿痛、尿燒灼感、膿性白帶增多等症狀。由於症狀輕微或不明顯,患者常忽視或被誤診為其他病,未能及時徹底治療。男性大多數有明顯症狀,如尿道口龜頭紅腫、燒灼感、尿頻、尿痛、排尿困難,並分泌出膿液。淋病的早期診斷主要靠從宮頸塗片或培養中找到細胞內革蘭氏陰性腎形淋球菌。取樣的方法與陽性率有關。先用棉球擦出宮口之粘膿液。用幹棉拭插入宮頸管內轉數圈後,再放置15~30秒鍾。在肯定分泌物吸上後,取出拭子做塗片或培養。患有淋病的女性如不及時徹底治療,淋菌可上行到子宮、輸卵管,甚至波及卵巢。常表現為月經後發燒,嚴重下腹痛,陰道出血或膿性分泌物增多,即急性子宮內膜炎、急性輸卵管炎。進一步可發展成急性盆腔炎、急性盆腔膿腫,甚至彌漫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死亡。由於淋菌破壞了輸卵管黏膜,使輸卵管不很暢通,患者易患宮外孕。如不及時治療,也可危及生命。部分患者終因輸卵管完全破壞,而喪失生育能力。淋菌對青黴素較敏感,尤其是在感染早期,及時用大劑量青黴素徹底治療是極有效的。因淋病常並發衣原體感染,故要加用四環素或紅黴素等治療。性伴侶必須檢查並做預防性治療。治療結束後一定要複查再塗片或培養。3個月後再複查。3次陰性始算徹底治愈。國外經過30年性傳播疾病的泛濫,致病的淋病雙球菌在長期與抗生素對抗中,逐漸對青黴素、四環素產生了耐藥性。耐藥淋病雙球菌感染,治療效果不佳,其傳播的機會較大,人們對此必須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