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各種常見性病防治綜合知識(5)(1 / 3)

及類似血清病樣的表現;慢性感染期則結合流行病史,如高危人群出現不明原因的免疫功能低下;伴嚴重或反複發生的機會性感染;有艾滋病相關綜合征,或繼發腫瘤、神經係統症狀等。對可疑者應進一步做實驗室檢查確診。

2)用實驗室方法確診

(1)免疫學檢查:做CD+4細胞計數,小於0.2×109/L的抗-免疫缺陷病毒陽性感染者可作為艾滋病患者;此時CD4/CD8小於1(正常值為1.2~2.1),CD+4占總淋巴細胞數小於14%,總淋巴細胞數小於1.0×109/L。

(2)免疫缺陷病毒抗體檢查:感染1~3個月(平均45天)在血中可查出抗-免疫缺陷病毒陽性;目前已有試劑盒區分免疫缺陷病毒-2型,免疫缺陷病毒-1型,敏感性可達99.5%;當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兩次陽性時,並用免疫印跡法確證試驗。

(3)抗原檢查:查病毒核心蛋白P24,抗原(在初染第6~14日內出現陽性),急性感染者及艾滋病將要發病時可檢出P24陽性(約占整個抗-免疫缺陷病毒陽性者的30%)。

(4)免疫缺陷病毒分離培養:可從患者血漿、單核細胞和腦脊液中分離培養出病毒。

(5)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查法:確診新生兒高危者,作出早期診斷,對血清學可疑者確診,對處於窗口期抗-免疫缺陷病毒陽轉前的可疑者確診,對高危人群性伴侶的確診,對病毒變異者和發病機製進行研究。聚合酶鏈反應可查出艾滋病病毒複製中的早期脫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但目前暫不用於常規檢查,僅限於在高級專科醫院和科研機構中進行。

3)流行病學

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病史,如有無多個性伴侶情況、靜脈藥癮史、有無輸血史、性伴侶中有無HIV抗體陽性者等,了解病史是重要的。由於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感染,起病之初和其他病毒性疾病相似,表現為發熱、咽痛、頸淋巴結腫大、乏力或腹瀉等,沒有任何特異的症狀或體征,易被診斷為一般病毒性感染而漏診。詢問病史,通過對就診者的危險行為了解,考慮到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可能,從而進一步做抗HIV抗體檢查確診。

4)鑒別診斷

艾滋病的診斷應結合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作出,在作出診斷時要和下列病症區別開來:(1)原發性免疫缺陷病。

(2)繼發性免疫缺陷病。皮質激素、化療、放療或已存在的原發惡性腫瘤及嚴重的蛋白質熱能性營養不良引起的繼發性免疫缺陷病。

(3)血液病。由於艾滋病患者有發熱、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個別病人白細胞或淋巴細胞減少,因此需要與血液病相鑒別。

(4)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艾滋病的急性HIV感染期的表現很像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因此當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出現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症狀時,應立即進行HIV抗體或病毒抗原的檢測,並進行鑒別。

(5)中樞神經係統疾病。由於艾滋病病人可出現中樞神經係統的症狀,如癡呆等,應注意與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樞神經係統疾病相鑒別。

2.注意事項

(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表麵上看起來很健康,隻有檢測艾滋病病毒抗體陽性時才能確定。

(2)艾滋病病人在早期或其機會性感染得到控製後,表麵上看起來也很健康。

(3)艾滋病的一些症狀不是艾滋病病人所特有的,不能僅憑其中一種或一些症狀就下艾滋病診斷的結論。

(4)艾滋病的診斷不能靠自己診斷,如有懷疑還是應該請教醫生。

八、艾滋病的預防措施

(1)遵守性道德,潔身自愛,禁止性亂;不要有婚前和婚外性行為;遵守婚前健康檢查的規定;婚前一定要知道對方是否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不搞賣淫嫖娼;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婦女不要懷孕。

(2)不與他人共用剃須刀、牙刷等,公共浴室的修腳刀一定要消毒。

(3)不用未消毒的器械穿耳、文眉,不要文身,不到消毒不嚴密或不消毒的理發店和美容店去理發或美容。

(4)懷疑自己或性伴侶受艾滋病病毒感染時,一定要堅持使用避孕套。

(5)不以任何方式吸毒;有毒癮者,暫未戒除前切勿與他人共用注射器。

(6)醫療時使用經嚴格消毒的注射器及檢查、治療器械,不到消毒得不到保證的診所、醫院去打針、拔牙、針灸或手術;兒童打預防針必須做到一人一針一管。

(7)有必要輸血時一定要使用經艾滋病病毒抗體檢驗合格的血。在救護流血傷員時,要設法防止血液直接沾在自己的皮膚或黏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