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情感障礙

可出現欣快、急躁、易怒、情緒不穩定、喜怒無常,亦可表現為抑鬱、淡漠、對周圍事物不感興趣。

5.定向力障礙

對時間、人物、地點定向不清。如今天是某月某日,星期幾分不清,住在什麼城市,什麼街道,幾樓幾號說不清,家門認不清,老伴和子女分不清。

五、怎樣判斷是否患老年性癡呆

一對婚姻十分美滿,已有50年婚齡的老年夫婦,其妻在心理谘詢室痛苦地向醫生敘述她內心的痛苦:“不知什麼原因,丈夫的脾氣近來越來越壞,常常為了一點小事大發雷霆,更可怕的是竟然對前一天剛發生的事毫無印象,甚至出現猜疑、幻聽,說出不切實際的幻想,而且越來越自私、主觀、固執,為一點小事不顧喪失人格的羞辱,爭吵不休,有時外出連最熟悉的回家路線也忘記了,甚至連自己最親近的人也不認識了,就像陌生人一樣。”

心理醫生向這位老夫人說明,她的丈夫可能患了老年性癡呆症。這是一種進行性致殘性疾病,致病原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60~90歲最多,年齡每增加5歲患老年性癡呆的發病率就增加1倍。其發病因素一方麵由於人均壽命的延長,老年人腦組織進行性的改變,腦細胞減少、耗氧量減少導致智能改變、適應能力下降;另一方麵,可能與腦梗塞、中毒、感染、原發性腦變性疾病、腦外傷、長期酗酒、服鎮靜劑、安眠藥等因素有關。

老年性癡呆會出現一係列精神、神經、智力障礙的症狀,表現為定向力障礙、言語障礙(失語、失寫、失談)、人格行為改變,出現一些怪癖、無法預測的行為和無法控製的攻擊行為,甚至行為放縱,具有反社會性,給家庭和社會都帶來很大的負擔。美國精神病協會對此病的描述是:老年性癡呆起病緩慢,從病史、體檢與試驗室檢查中都查不出任何特定的原因;具有智力喪失、記憶力、判斷、抽象思維以及其他高級皮質功能、性格與行為的改變。有人把此病定義為“智力嚴重喪失以至幹擾了社會的或職業的功能”。

(第二節)治療和預防

一、早期診斷至關需要

老年期癡呆一般發展比較緩慢,但也有的進展很快,幾個月就可很嚴重,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質量顯著下降。很易並發營養不良、肺部感染,泌尿係感染等,甚至臥床不起、全身衰竭而死亡。病程一般為5年左右。若能早期診斷、早期幹預,早期治療,可以大大延緩癡呆的進程,提高生活質量。

一般早期診斷臨床上常用各種智能量表進行問答式測驗,如問“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這是什麼地方?你多大年紀?100-7=?93-7=?”等,最後綜合評分來判斷有否癡呆。其他輔助檢查還有腦電圖、腦血管造影、B型多普勒超聲掃描、CT、磁共振,可發現海馬、杏仁核萎縮,體積縮小。PET掃描可發現AD患者大腦顳區和部分額區腦血流量下降,葡萄糖代謝率明顯下降,具有一定的早期診斷價值。

二、老年癡呆的藥物治療

一般分為四大類:

1.與神經遞質有關的藥物

首選膽堿酯酶抑製劑,該類藥物可提高腦膽堿能活性,改善記憶和認知功能。

(1)安理申(Aricept)每次5毫克,每日1次。

(2)艾斯能(卡巴拉汀,Exelon)為雙重膽堿酯酶抑製劑,既能阻止乙酰膽堿水解,又能抑製膽堿酯酶,可以全麵改善腦功能,如認知、記憶、行為均有較好的療效。

(3)他可林(Tacrine)每次10毫克,每日4次。該藥對肝功能有一定的損害,現已不常用。

(4)哈伯因(HuperzineA)即石杉堿甲,不良反應輕微,有胃腸功能紊亂表現。每次100~200微克,每日2次。

(5)加蘭他敏,每次10毫克,每日3次。不良反應有眩暈、心動過緩、流涎、腹痛等。

2.腦血管擴張藥

(1)尼莫地平20~40毫克,每日3次。有降低血壓、治療偏頭痛、突發性耳聾等作用。

(2)氟桂利嗪(西比靈)5~10毫克,睡前服。

(3)海特琴(Hydergin)為氫化麥角堿,可直接刺激多巴胺和5-羥色胺受體,改善認知和記憶功能。每次1~2毫克,每日3次。

3.智能藥

此類藥物可促進大腦皮層細胞的代謝,改善腦血流量,增加氨基酸及葡萄糖的吸收利用。

(1)腦複康。每次0.8~1.6克,每日3次。亦可靜滴,每次8克。

(2)腦複新。為維生素B6的衍生物,促進腦細胞對葡萄糖及氨基酸的代謝,口服0.1~0.2克,每日3次。

(3)都可喜。增加血氧分壓和氧飽和度,改善腦組織有氧代謝。本品為複方製劑,每次1片,每日2次。

4.中醫藥

祖國醫學重視整體調節,辨證論治。治則多用補腎健脾,益氣活血,養心開竅。改善智能中藥有人參、黨參、刺五加、天麻、五味子、女貞子、菟絲子、杜仲等。

中成藥及方劑有:龜齡集、至寶三鞭丸、清官壽桃丸、春回膠囊、六味地黃丸、當歸芍藥散、養心湯等。

三、老年癡呆重在預防

(1)積極防治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心髒病、心力衰竭、腦卒中、短暫腦缺血發作等影響腦供血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