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春夏季健康知識
一、中老年人春季養生保健
春季是指陰曆正月、二月、三月或從立春到立夏這段時間。春季氣候乍暖還寒,有時易患感冒,因此人們常說“春捂秋凍”,“春捂”就是春天時不要忙於減衣服,應多穿一點,防止發生時令病。
春季天氣漸暖,正是中老年人鍛煉的好機會,應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如散步、慢跑、練氣功、打太極拳等,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必有益處。鍛煉時不宜大汗淋漓,以見微汗為好。
在飲食上,應多吃蔬菜、水果等滋潤食物,少吃辛辣食物。對一般消費水平的人,應注意選購既經濟實惠又有營養的蔬菜,如大白菜、胡蘿卜、心裏美蘿卜、芹菜、黃綠豆芽等。大白菜是堿性食物,有助於保持體內酸堿平衡。它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可促進腸蠕動,防止大便幹燥。胡蘿卜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胡蘿卜素、纖維素,是長壽防癌食品。
芹菜的莖、葉營養都很豐富,有降壓、鎮靜、止痛、健胃、利尿等作用。吃芹菜時千萬不要把葉丟掉,因為芹菜葉比莖的營養還豐富。
二、老年人夏季保健
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有慢性疾病的老人,耐受力弱,適應性差,在炎熱的夏季更要注意保健,防止生病。
心靜自然涼。酷暑難當,火氣旺盛,老年人應確保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心平氣和的性格,切不可心煩氣躁。應安其神,靜其心,保持心靜,情緒穩定,使整個神經係統處於寧靜的狀態。
起居規律。夏天,晝長夜短,老年人的生活要有規律,做到夜臥早起。要力所能及地參加一些體育活動,由於運動可以提高體溫調節功能,增加對熱的耐受力。要堅持午睡,以養精蓄銳,使精神飽滿。不可貪涼直接睡在竹席上,更不可久吹電扇,以免受風寒侵襲而患病。
飲食有節。夏令,人的消化功能減弱,食欲較差,尤其是老年人。因此盛夏來臨,老年人的食譜應以溫軟、清淡、易消化、有營養為最好,還可以喝些綠豆湯、蓮子粥等,達到有病治病、無病健身的目的。忌吃或少吃油炸、肥肉等厚味食品,以防生痰生熱。要少食生冷食物,以免傷脾胃。
保護措施:暑熱濕盛,老年人外出時要戴草帽或遮陽帽等,防止或減少熱輻射。避免在陽光最強烈的時間外出。夏日衣衫要勤洗勤換,防止暑濕襲身,生皰疹。為了防止中暑,身邊應常備有一些清熱解暑藥,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等。
(第二節)秋冬季保健知識
一、中老年人秋季保健
中醫認為,燥為秋季的主氣,稱為“秋燥”,其氣清肅,其性幹燥。常見口幹、唇幹、鼻幹、咽幹,舌幹少津,大便幹結,皮膚幹,甚至皸裂等症。由於秋季空氣逐漸變冷,可促使栓塞、中風、支氣管哮喘、消化不良、膽結石絞痛、心絞痛等病發作,還易患感冒、風濕熱等,故此季節住院的病人明顯增多,尤其是中老年人。
秋季要想少患病,保持健康,就要注意以下幾點:1.飲食調養飲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準則,另外還應“少辛增酸”。就是說要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要少吃蔥、薑、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多吃廣柑、山楂、新鮮蔬菜、酸味食品。對於年老胃弱的人,可晨起喝粥以益骨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