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功法的來曆(2 / 2)

隨便給自己弄了點飯菜下肚,宋小雙對此根本不講究。長期繁重的工作間隙,吃過大食堂的飯菜後,多數人都會習慣於快速把自己的胃灌飽。已經沒有那種去做美食的衝動。宋小雙倒了一杯開水放在桌上,從抽屜裏最裏麵一塊手機電池下翻出一張折好的紙片來。

紙片已經發黃,宋小雙小心的把它攤開,紙片邊緣不齊,大小如十六開的雜誌,上麵鉛印了一些字句和圖譜,大意是某個門派的拳法歌訣。宋小雙對此視若無睹,將紙頁翻轉過來,本來鉛印的字句隻是開頭寥寥幾行。現在卻被手抄的一行行字句排滿。字體是用行楷撰寫的。用的是黑色圓珠筆,這點與前麵的鉛印字跡相仿,要不是宋小雙注意到字體與前麵的大小區別明顯,就會錯過。

這就是老劉和王冬苳質疑宋小雙藏私的無名拳法功決。

宋小雙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就讀技校二年級的宋小雙總是有空就往“跳蚤市場”跑,希望找著一些關於祖國武術功法的出版書籍。目標是標有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和中期的各類雜誌和單行本。

有一次宋小雙找到一本早期的《武林》雜誌,這種半專業的期刊留存的比較少,正好填補宋小雙本就不多的藏書空間。

他拿起《武林》雜誌翻了起來,心裏麵估計是不是值得自己把它買下來。旁邊的小攤主,一位看來是中學生的少女拿出一種審視和好奇的眼光看向他,對他能不能看懂這種內容“老朽”的雜誌表示期望不大。

被一位妙齡少女用一種審視的眼神注視的宋小雙感覺也很不爽。你看不懂,我就看不懂?翻了翻手裏的十六開雜誌,正打算放下,一篇書頁的背頁的字句吸引了他的眼球。

大概掃了一眼,心裏隻感覺自己是不是燒了高香,運氣真的來了,上麵所寫的一般習武之人會不屑一顧,受眾很小,顯得奇葩的功法沒有多少人會去深究。因為根本隻是一大段看起來“胡說”,連個圖片什麼的都沒有。

時間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武術在蓬勃發展的八十年代過後陷入沉寂,又由於以後的各種有意和無意的打壓,“和諧”觀點初步呈現以後,宋小雙眼中的中華武術實際上已經陷於停頓甚至倒退的地步。習武之風氣蕩然無存。有人甚至懷疑還有沒有真正的武術。

看到有人依然認真的總結提高中華武術,並且把“她”鄭重的寫在了半專業雜誌上,期望靜待有緣人的切切想法是一目了然的。隻要有人能看到這位作者的字句,並且把“她”收藏,作者的思想就有可能繼續被傳承下去。因為隻有真正熱愛中華武術的人士才會在“廢紙堆”裏去發現“她”。而不會落入到紙漿廠報廢的地步。

宋小雙沒有講價給了少女十元錢買下《武林》雜誌,問及這些書籍的出處。這位小攤主明顯的頓了一頓,詫異的說是自己外公吩咐的,外公去世以前叮囑自己老爸和老媽對於他所收藏書籍雜誌的處理。就是到“跳蚤市場”出售,不管雜誌還是單行本都標價十元一本,少了不賣,賣不出去就放在家裏,不能被“收荒匠”淘了去。對於這樣怪異的“臨終遺言”,老爸老媽表示很難理解,但還是吩咐正在上中學的愛女課餘時間到“跳蚤市場”賣掉。

聽到少女講出書籍的出處,宋小雙感到十分幸運,並且對老人家的睿智表示欽佩。又掏出自己不多的生活費買了幾本少見的單行本書籍起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