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充血性心力衰竭(1 / 1)

充血性心力衰竭不是單純的疾病,而是各種心髒病發展到一定階段引起的心髒舒縮功能障礙,使心髒排血量減少,以致不能維持人體需要的一種臨床綜合征。臨床表現不一,可為勞力性呼吸困難,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無力,少尿,心率加快,下垂性水腫等等。本病發病率高,五年生存率與腫瘤相仿。中醫學沒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名,但與之相關的病很多,如“喘症”、“水腫”等。臨床分三期:早期血氣虛為主,症見心慌不安,自汗,倦怠乏力等,治宜補益心氣;中期以心瘀血及心水腫為主,症見活動量降低,口唇紫紺,頸部青筋暴露,以及下垂性水腫,治宜活血化瘀或利水消腫;後期發展為心氣陽虛,治宜溫陽益氣,或回陽救逆。

通脈四逆湯加減方

“組成”紅參10克(另煎),製附片15克(先煎),幹薑10克,肉桂3克,炙甘草 6克,煆龍牡各30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溫陽複脈。

“用途”適用於充血性心力衰竭之心陽虛衰證:胸悶,心悸,麵色蒼白,口唇紫紺,出汗四肢發冷,乏力倦怠,小便短少,舌質淡暗嫩,苔薄白,脈沉細微或有結代。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生脈散加味方

“組成”西洋參10克(另煎),麥冬15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6克,百合30S,天花粉15克,北沙參15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益氣養陰。

“用途”適用於充血性心力衰竭之心陰虧虛證:胸悶,心悸,呼吸急促,煩躁不安,手足心熱,顴紅,盜汗,舌紅少津,脈細數或結代。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黃真武湯加減方

“組成”製附片10克(先煎),茯苓20克,白術10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生薑2片,澤瀉10克,豬苓10克,葶藶子20克,大棗6枚。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振奮心陽,化氣利水。

“用途”適用於充血性心力衰竭之水飲淩心證:心悸眩暈,胸脘痞滿,形寒肢冷,小便短少,下肢浮腫,渴不欲飲,惡心吐涎,舌體胖大,舌質淡,苔白滑,脈弦滑。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桃仁紅花煎加減方

“組成”桃仁10克,紅花6克,赤芍15克,當歸10克,玄胡10克,陳皮10克,丹參 20克,川芎10S,桂枝10克,炙甘草6克,檀香6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活血化瘀,理氣通絡。

“用途”適用於充血性心力衰竭之心血瘀阻證:心悸不安,胸悶不舒,心痛發作,唇甲青紫,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或結代。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痛甚者加製乳香10克,沒藥10克。

防己茯苓湯加減方

“組成”防己15克,茯苓15克,大棗15克,黃芪20克,黨參20克,桂枝9克,車前子9克,澤瀉9克,白芥子9克,萊菔子9克,蘇子9克,葶藶子30克,丹參18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健脾益氣利濕。

“用途”適用於充血性心力衰竭。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葶藶子湯

“組成”葶藶子10~20克。

“製法”加水200克煎湯。

“功效”瀉肺平喘,利水消腫。

“用途”適用於充血性心力衰竭。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黃芪飲

“組成”黃芪5克。

“製法”開水150克泡茶。

“功效”補氣升陽,利水消腫。

“用途”適用於充血性心力衰竭。

“用法”每日1劑,代茶飲。

萬年青汁

“組成”萬年青30克。

“製法”浸泡或者搗汁。

“功效”強心利尿。

“用途”適用於充血性心力衰竭。

“用法”每日1劑,頓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