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社民黨是德國最古老的政黨,自19世紀60年代起發展至今,曾經是德國最大政黨,並有過連續執政11年的輝煌經曆。然而在2009年9月的聯邦大選中,這支老牌勁旅遭遇慘敗,僅獲得23%的選票,是該黨自1949年以來最糟糕的選舉記錄。更為雪上加霜的是,近期社會民意調查顯示,德國社民黨的民意支持率已降至不足20%的曆史新低。在這一背景下,2010年1月8日社民黨聯邦理事會召開了例行年初工作會議,對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要求分析總結失敗教訓、推動黨內全麵改革的呼聲作出回應,希望通過銳意改革重塑“全民黨”的形象。
在2009年敗選後,社民黨於當年11月召開了德累斯頓黨代會,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在人事方麵重新布局,排除對個人的責任追究,加布裏爾在會上當選社民黨新主席。德累斯頓黨代會並沒有對社民黨大選慘敗、持續衰落的原因進行深刻剖析與認真檢討,黨的基層組織與黨員對此極為不滿,強烈要求黨必須進行自身檢討與革新。社民黨高層也逐漸認識到黨的全麵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在2010年年初召開的工作會議上,新任社民黨主席加布裏爾強調:“社民黨作為一個全民黨的法律地位受到威脅”,為了避免黨的繼續衰敗,必須從根本上對黨的思想方法、組織結構及工作方式進行徹底改革,社民黨麵向社會應更加開放,更加大眾化。
此次會議共取得三項成果,一是在黨建方麵,全麵啟動了黨的改革計劃,並確定關於黨的改革的12項指導原則。二是成立若幹“未來工作組”,任務是就黨的自身改革和德國重大政治、經濟、社會問題進行探討,適時提出符合實際並貼近民眾的政策方針及具體措施。三是強調要加強德國社民黨在歐洲及國際間的合作,力爭社會民主主義在國際重大事務中的話語權。會議最後一致通過了《社民黨2010年工作綱要》。
會議認為,社民黨支持率的急劇流失使黨已缺乏鮮明的形象,德國民眾對社民黨的各項政策主張逐漸失去信任,黨的號召力大大減弱,導致黨的能力下降,社民黨作為左翼全民黨的形象受到威脅。因此,德國社民黨未來的中心任務就是革新,包括綱領的革新、黨員及選民的社會結構的革新,以及黨的工作作風的革新。
建立領導機製,保證各項改革的順利進行
此次會議上,社民黨成立了若幹專項“未來工作組”。工作組的基本思想和目的是:推動黨內和社會對社會民主主義基本價值、政策方針進行討論,以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態度盡可能多地吸引有政治參與意識的國民參與討論。在此前提下,社民黨將對黨的改革及社會關注的重大問題提出具有指導意見的政策草案,並作為2011年社民黨黨代會的正式文件提交黨代會討論通過。 這些“未來工作組”包括: “改革、就業、環境”工作組。麵對當前時代的兩大問題,即金融資本主義對舊經濟模式的挑戰和氣候變化對全球的威脅,要求建立一個全新的、社會的、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社民黨將圍繞這一思想,在2011年社民黨聯邦黨代會前提出社會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包括稅收和社會保險的方案。其根本目的是對德國社會市場經濟模式進行調整、革新,使經濟的增長更高,並更有持續性。
“民主與自由”工作組。這一工作組將民主作為主題目,在全社會展開對民主的討論,包括各個領域中的民主問題,如工作、企業、公共事務中(媒體、互聯網)的民主,以及政治民主等。社民黨強調,本黨是一個致力於自由和社會民主的政黨,不僅要堅持這種傳統,還有創立一種新的民主主導思想。
“財產與生活保障”工作組。這一工作組將根據德國的勞動市場和社會政策的實際情況,對公民的具體生存標準進行定義(教育、工作、社保方麵),會同有就業和失業者、企業家、企業委員會、私營者和專家進行討論。要求社會有一個明確的基本認同:不勞動者不得食、多勞多得、保護弱勢群體。通過全社會的探討,將提出一種“勞動的新文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