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生活方式與身心健康(1)(1 / 3)

各位首長、各位中老年朋友:

很高興來和大家一起座談關於“生活方式與身心健康”的問題。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65歲以前算中年人,65歲至74歲算青年老年人,75歲才算正式老年人。我們在座的,有好多中年、青年老年人。那麼,人的生理壽命應該是多大歲數呢?按照生物學的原理,哺乳動物的壽命是其生長期的5倍至6倍,人的生長期是用最後一顆牙齒長出來的時間(20至25歲)來計算,因此人的壽命最短100歲,最長150歲,公認的人的壽命正常應該是120歲。那麼應該怎麼度過呢?在120歲當中,應該是健康七、八、九(指70、80、90歲),百歲健康不是夢;人人都應該健康100歲,這是正常的生物規律。可現在的情況呢?應該平均活到120歲卻隻有70歲,整整少活了50歲。本應該70、80、90歲很健康,好多人40多歲就不健康,50多歲冠心病,60多歲死了,也整整提前得病50歲。現在提前得病,提前殘廢,提前衰老,提前死亡成為社會普遍現象。

我在北京調查,現在不少小學生已經有了肥胖、高血壓,中學生有了脂肪肝、動脈硬化等病症,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所在。為什麼我們經濟發展了,錢多了,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些人反而死得更快了呢?有人以為現在心腦血管病多、腫瘤多、糖尿病多都是因為經濟發達了,生活富裕造成的。錯了,完全錯了!研究表明:這些病並不是因為物質文明提高了造成的,而是因為精神文明不足,健康知識缺乏而產生的。

美國的調查證明:白人跟黑人相比,白人錢多,物質生活好,但是白人高血壓、冠心病、腫瘤明顯比黑人要少,壽命要更長;美國白領地位高,收入也高,可是他們各種疾病遠遠低於藍領,壽命也比藍領長。因為白領受到較好的健康教育,衛生知識、自我保健意識強。

因此,現在我們得病越來越多,並不是因為物質文明不好,而是因為精神文明不足。如果我們提高了衛生保健知識,那麼我們就可以在經濟發達的同時更健康,而不是病更多。所以首先要跟大家講清楚,病越來越多絕不是物質文明提高了收人多了錢多了的原因,而是因為衛生保健知識沒跟上。

現在影響我們身體健康的主要是什麼病呢?心血管病是第一位。去年全世界死於心腦血管病的是1530萬人,占總死亡人數的四分之一,是全世界最大的疾病。前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中島宏博士指出:“隻要采取預防措施,就能減少一半的死亡,也就是說有一半的死亡完全是可以預防的。”因此中島宏博士說過一句話:“許多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無知。”他再三提出告誡:“不要死於愚昧,不要死於無知。”因為很多病是可以不讓它發生的,可以避免死亡。

有一個例子:有位同誌,患有冠心病,本來應該避免著急和突然用力。有一回他去搬書,很重的書。其實一回搬二、三本書一點事也沒有,他一回搬一摞書,一使勁屏氣,當即心跳停了。經過全力搶救以後,心跳複蘇了,可腦子死亡了,變成了植物人。一個人四年醫藥費花了150萬。如果他要是受過健康教育,知道老年人不能憋氣、突然用力,搬書一回搬二、三本就行了,不去搬這摞書,就不會變成植物人,就不會一個人花150萬元。

另外,一位北京同誌在計劃濟時代,11月1日供應冬貯白菜,買了許多白菜回家放在牆根,結果11月3日下了一場雪,他舊白菜凍壞了,於是從三樓下來搬白菜。白菜一棵好幾斤,第一次搬了三棵,從樓底搬到三樓陽台,感到氣喘,第二次又堅持搬了兩棵,更喘,第三次又搬了兩棵,三次共搬了七顆白菜,50斤重。可是呢,因為平常不幹活,一下子上下三樓,累得心跳氣喘,越喘越厲害,咳嗽吐痰吐血,他知道不行,上醫院吧!到安貞醫院,一看不得了,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趕緊搶救,打上一針,這一針藥0.1克15000元錢。同誌們,金子1克才100塊錢,0.1克才10塊錢,這個藥0.1克就要15000元!藥還挺好,打進去之後很快就好轉了,最後出院時寸算花了6萬塊錢。病治好了,可一想,當時100斤白菜12塊錢,50斤白菜才6塊錢,為了搶救這6塊錢的白菜共花了6萬元醫藥費,命差一點就沒了。如果他接受健康教育,要是知道這個事……唉啊!平常不大活動的人突然之間不要幹重活,就可避免這個事了。

我們科學家還經常強調一句話:老年人要注意三個半分鍾。三個半小時。三個半分鍾是一句話,不花一分錢,可以少死多少人啊!很多人白天好好的,說晚上死了。嗯,昨天我還見過他,怎麼就死了呢?他夜裏起床上廁所太快了,突然一起床,唉喲,眼前發黑,腦缺血體位性低血壓,腦缺血,天旋地轉摔倒,有的顱骨摔碎了,有的心髒驟停。那麼科學家怎麼提出三個半分鍾呢?因為我們在心電圖監測時時,發現許多人白天心電圖正常,晚上老是心肌缺血,期前收縮。是什麼道理呢?因為,他突然一起床,一下子血壓低了,心肌缺血,腦缺血,心律失常,心跳驟停了。

科學家就提出三個半分鍾:醒過來不要馬上起床,在床上躺半分鍾:坐起來後又坐半分鍾;兩條腿垂在床沿再等半分鍾。經過這三個半分鍾,不花一分錢,腦缺血沒有了,心跳也很正常,還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猝死,不必要的心肌梗死,不必要的腦卒中。有一次我們講完課,有位老幹部大哭,我說:“你哭什麼呢?”他非常傷心地說:“我就是兩年前夜裏上廁所,上得快了一點,猛了一點,頭暈。結果呢,第二天一早醒來發現半身不遂,整整在床上躺了8個月,背上長起褥瘡來,兒子都不孝順了。我要是早聽這節課,就不至於半身不遂了,早知道三個半分鍾,我哪至於受8個月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