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隨意食粥,宜常食。
[功效]補肝養血,明目益智。適合於肝虧腎虛引起的頭暈眼花、失眠多夢、耳鳴腰酸及須發早白等症。
方十黑芝麻粥
[原料]天冬30克,黑豆30克,黑芝麻30克,糯米60克,冰糖適量。
[製法]將天冬、黑豆、黑芝麻及糯米淘洗幹淨。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武火煮成粥,待粥將熟時,放入冰糖,再煮片刻即成。
[功效]滋補肝腎,潤腸通便,寧心安神,利水消腫,降血脂。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食少便溏者慎用。
方十一山萸小麥粥
[原料]山萸肉15克,浮小麥30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
[製法]先將山萸肉洗淨去核,浮小麥,粳米均淘淨,然後同入沙鍋,一並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白糖稍煮即可。
[用法]每日1次,晚餐時溫熱食用。服3~5日後,停2~3日再服下一療程。
[功效]補益肝腎,斂汗安神。適用於虛汗不止,動輒汗出,頭暈目眩,耳鳴,失眠,小便頻數,腰膝酸軟等症。
[注意事項]感冒發熱期間不宜服用。
方十二脊肉粥
[原料]豬脊肉60克,粳米150克,食鹽、植物油、川椒粉、大茴粉少許。
[製法]①將豬脊瘦肉洗淨,切成小塊,用植物油烹炒一下,然後加入粳米煮粥。
②待粥將熟時,加入調味品調味,再煮1~2沸即可。
[用法]可作早晚餐隨意服食。
[功效]補肝益腎,祛濕利水,通利二便,除煩止渴。用於糖尿病,心煩,二便不利,胃納減少的輔助治療。
[注意事項]肥胖人及高血脂、高血壓的病人,不宜常食。
方十三羊腎補益粥
[原料]枸杞葉500克,羊腎2對,羊肉250克,粳米250克,蔥白、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①將羊腎洗淨切碎;蔥白洗淨切成細節;羊肉洗淨切細;枸杞葉洗淨,用紗布裝好紮緊;粳米淘淨備用。
②將它們一同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熬粥,待肉熟米爛成粥時即可加入適量調味品。
[用法]吃羊腎羊肉,喝米粥,酌情服用。
[功效]補腎填精,平肝潛陽。適用於腎精衰敗,腰脊疼痛,頭暈耳鳴,性功能減退等症。
[注意事項]陰虛火旺,性欲亢進者忌食。
方十四腦髓粳米粥
[原料]鯉魚腦髓60克,粳米50克,薑末、味精、鹽、蔥花各少許。
[製法]將鯉魚腦髓取出洗淨;淘洗淨的粳米煮粥,粥熟時,放入魚腦及調味品調味後再煮1~2沸即可。
[用法]溫熱服食,宜常吃。
[功效]補腎健腦,祛濕養肝。適用於老年耳聾,突發性耳聾。
方十五粳米韭菜粥
[原料]粳米100克,韭菜50克,食鹽適量。
[製法]先將粳米洗淨倒入鍋內,加水煮至開花,再加入洗淨切碎的韭菜,同煮成粥。
[用法]早餐隨量食用。
[功效]溫補肝腎,助陽固精。適用於脅肋疼痛、腰痛腿軟等症。
[注意事項]因韭菜性熱助陽,凡陰虛體質,或身有瘡瘍者不宜食用。
方十六烏雞粳米粥
[原料]烏雞肉250克,粳米100克,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烏雞肉洗淨剁碎與粳米同煮,成粥後加鹽調味即可。
[用法]食雞肉,喝粥。
[功效]養陰退熱,補益肝腎。適用於高血壓、脾虛、貧血、營養不良等症。
[注意事項]嚴重皮膚病患者宜少食或忌食。
方十七首烏粳米粥
[原料]製首烏50克,粳米100克,大棗5枚,冰糖20克。
[製法]將製首烏洗淨放入沙鍋中煎煮濃縮後,去渣取汁,再將洗淨的粳米和大棗同入沙鍋煮粥,將熟時,加入冰糖少許調味,再煮一二沸即可。
[用法]每日分成2~3次,趁微溫時服用。
[功效]養肝益腎,補血烏發,延緩衰老。適用於未老先衰、頭發早白、高脂血症、動脈硬化及便秘患者。
方十八首烏煮雞蛋
[原料]製首烏50克,雞蛋2個,鹽、味精適量。
[製法]雞蛋先煮熟去殼,將製首烏洗淨,切成塊,把雞蛋、製首烏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煨10分鍾,調入鹽、味精再煮沸片刻即成。
[用法]喝湯,吃蛋。
[功效]補肝益腎,填精烏發,安神養心。
方十九美味芝麻餅
[原料]槐花300克,嫩豆腐150克,幹澱粉45克,芝麻75克,生薑末、植物油、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①將槐花洗淨,瀝水,摘成小花瓣,加少量精鹽、味精拌勻稍醃。嫩豆腐切成末放在槐花瓣中,加生薑末、幹澱粉拌勻,揉成丸子,滾上一層芝麻,再按成圓餅。
②炒鍋上火,放油燒至六成熱,逐個放入槐花餅,用中火炸至金黃色撈出,瀝淨油裝盤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