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補益保健藥膳療法(4)(3 / 3)

[用法]隨意食餅。

[功效]滋陰潤燥,補益肝腎,涼血明目。用於肝陰虛所致月經不調,麵色無華,腎虛所致腰膝酸軟,耳鳴,白發等。

補脾胃

方一栗子燉白菜

[原料]栗子300克,白菜300克,鹽、鴨湯雞精少許。

[製法]栗子去殼切成兩半,鍋內放入鴨湯適量,小火煨栗子至熟透,再放入白菜片、鹽、雞精,燉熟調味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補腎,滋陰潤燥。

方二芹菜紅棗湯

[原料]芹菜250克,紅棗15克,紅糖25克。

[製法]芹菜洗淨切段,紅棗去核,加清水適量,煮60分鍾左右調味即可。

[用法]喝湯,吃芹菜,大棗。

[功效]補脾和胃,解藥毒,利尿,退黃。用於急慢性肝炎、膀胱炎、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老年體弱、水腫尿少、血小板減少、泌尿係感染等病症。

方三仲芪煲烏龜

[原料]杜仲10克,黃芪30克,烏龜300克,薏苡仁15克,生薑2片,鹽3克,味精2克,料酒10毫升。

[製法]①將烏龜宰殺,去龜殼及內髒,洗淨後切成塊。

②薏苡仁洗淨略炒,黃芪、杜仲、生薑分別洗淨。將以上用料一同放入沙鍋內,加適量水,以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100分鍾左右,加調料調味即成。

[用法]喝湯,吃龜肉。

[功效]健脾益腎,利水消腫。用於腎炎、腎病綜合征、肝炎、水腫、泌尿係感染、肝硬化、高血壓、術後、病後體虛的輔助治療。

[注意事項]凡表實邪盛,內有積滯,陰虛陽亢,瘡瘍陽證實證等不宜食用。

方四甘桂燉牛肉

[原料]甘草6克,黃牛肉1000克,肉桂3克,鹽、大茴香、醪糟汁、白糖、植物油、鮮湯各適量。

[製法]①將牛肉切塊,用沸水煮至三成熟,撈起待涼,切成肉塊。

②炒鍋燒熱,加入鮮湯,放入牛肉塊、肉桂、鹽、大茴香、甘草、醪糟汁、白糖、熟植物油,煮3小時左右,至鮮湯快幹時,便不斷翻炒至鍋中發出油爆響聲時撈起,瀝幹油,涼後揀出大茴香、肉桂、甘草,加入調味品調味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補益脾胃,溫中散寒。用於慢性胃炎、胃潰瘍、身體虛弱者輔助調養。

[注意事項](1)孕婦及出血性疾病患者忌食。

(2)牛肉不宜與豬肉、白酒、韭菜、小蒜、生薑、栗同食。牛肉不宜與氨茶堿、牛膝、仙茅同用。

方五百合麥冬豬肚湯

[原料]百合25克,麥冬15克,豬肚100克,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百合、麥冬洗淨,去雜質。先將豬肚洗淨,切片,放入沙鍋中,加清水適量,武火煮半小時左右,再放入百合、麥冬、鹽,煮15分鍾,加入味精調味即可。

[用法]食豬肚,喝湯。

[功效]補益脾胃,養陰安神。用於老年人脾胃虛弱、胃陰不足、慢性萎縮性胃炎、食欲不振、胃脘悶脹、心煩失眠、更年期綜合征、神經官能症的輔助調養。

方六紅棗木耳湯

[原料]黑木耳50克,田七10克,紅棗10枚,生薑2片,鹽少許。

[製法]①將黑木耳水發去蒂切碎;田七洗淨打碎;紅棗洗淨去核。

②上述材料和薑片放入鍋中並加水3碗,大火燒開後,用小火再煮100分鍾左右,最後加入適當的鹽調味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滋肝潤肺,和脾健胃,補血養顏。適用於體虛貧血、脾胃不和等症。

方七芪菊豬肚湯

[原料]豬肚1個,甘菊5克,黃芪5克,老薑、鹽、味精、高湯各適量。

[製法]①豬肚先刮去汙物,再從內外翻,手伸入肚內用麵粉加色拉油搓洗2次,之後以滾水煮3分鍾,撈起衝浸冷水,去白膜,切成大片。

②將所有材料和肚片置於鍋內,加上高湯煮開,改用小火煮60~90分鍾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和胃,補中益氣。適用於脾胃虛弱,傷風感冒等症。

方八蓴菜魚丸湯

[原料]魚肉250克,西湖蓴菜2瓶,精鹽、料酒、味精、豬油、雞蛋清、清湯、蔥薑末各適量,色拉油少許。

[製法]①將魚肉洗淨剁成蓉,加料酒、蔥薑末少許、味精、豬油、蛋清、精鹽、清湯適量,攪成膠質狀,捏成丸子,入冷水鍋中上火燒開撈起;蓴菜瀝淨原汁,焯水待用。

②起鍋上火,注入油,下蔥薑末煸出香味,加清湯,撈出蔥薑末,下入魚丸及蓴菜,加精鹽、料酒,燒開放入味精調味即可。

[用法]喝湯,食蓴菜、魚丸。

[功效]健脾和胃,潤肺補虛,利水消腫,清熱解毒。適用於傷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