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補益保健藥膳療法(9)(1 / 3)

[功效]用於濕熱俱盛型濕疹。

方二酸炒苦瓜

[原料]鮮苦瓜2根,植物油、味精、精鹽各適量。

[製法]將鮮苦瓜剖開去籽,放入酸菜水或泡菜壇內浸泡7日,取出切碎,在植物油鍋內爆炒片刻,加精鹽,盛盤。

[用法]佐餐食,每次100~150克,每日2~3次,連續服用15天。

[功效]清熱解毒,祛濕除疣。適用於麵部扁平疣。

方三糖醋三菜

[原料]石花菜30克,嫩魚腥草、芹菜各110克,精鹽、味精、醋、白糖、香油各適量。

[製法]①將石花菜用水發軟;魚腥草洗淨折段;芹菜洗淨切段,入沸水中焯一下。

②將上3味用精鹽、醋、白糖、香油涼拌調味即可。

[用法]佐餐食,分2次食用。

[功效]清熱潤燥,利大小便。適用於脾胃濕熱型痤瘡,症狀為皮膚紅腫熱痛,大便秘結,小便黃少,少腹脹滿,胸脘滿悶,二便不利等症。

方四豬排芋頭湯

[原料]芋頭莖(幹莖)50克,豬排骨適量,食鹽、味精等各少許。

[製法]將芋頭莖洗淨切塊,加適量豬排骨同燉熟食。

[用法]每天1次。

[功效]主治風熱兼表型蕁麻疹。

方五腥草海帶湯

[原料]綠豆30克,海帶20克,魚腥草30克,白糖適量。

[製法]將海帶、魚腥草洗淨,同綠豆煮湯服食。

[用法]喝湯,吃海帶與綠豆。每天1劑,連服6~7劑。

[功效]主治陽明熱盛型蕁麻疹。

方六苦菜大腸湯

[原料]豬大腸、綠豆、苦菜幹(即敗醬草幹)、食鹽各少許。

[製法]將綠豆洗淨先煮20分鍾,然後裝入的豬大腸內,兩端用線紮牢,同苦菜幹一起放入鍋內煮熟,加食鹽調味。

[用法]分數次食用。隔1~2天服1劑。服用劑數酌情而定。

[功效]主治風熱外侵致皮膚瘙癢病。

方七泥鰍紅棗湯

[原料]紅棗15克,泥鰍30克,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將紅棗與泥鰍洗淨入鍋煎湯,加食鹽適量調味服食。

[用法]每天1劑。連用10天為1療程。

[功效]主治血虛肝髒所致皮膚瘙癢症。

方八鮮蘑發菜雞絲湯

[原料]鮮蘑菇150克,水發發菜25克,雞肉100克,薑末、雞湯、精鹽、味精、豬油、濕澱粉各適量。

[製法]①將發菜洗淨瀝幹;雞肉加精鹽醃後,開水焯熟,撕成絲。

②豬油燒熱,爆香薑末,倒入鮮蘑菇片煸炒,加雞湯,下發菜,文火燉15分鍾,再放入雞肉絲燴煮5分鍾,調入精鹽、味精,勾玻璃芡即可。

[用法]佐餐食。

[功效]清熱解毒,潤膚護顏。適用於神經末梢受損所致的皮膚功能失調,如酒渣鼻,白化病,色斑,陰囊濕疹等症。

方九歸竹燉烏蛇

[原料]當歸10克,玉竹25克,烏梢蛇1條,植物油、精鹽、薑各適量。

[製法]①將烏梢蛇去皮、內髒,洗淨,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