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四季養生藥膳療法(2)(1 / 3)

[功效]清熱除煩,解毒止渴,通利二便。

方二七糖醋茶

[原料]蜂蜜16毫升,醋30毫升,生薑汁4毫升。

[製法]三者倒入杯中混勻,衝入10倍的涼開水。

[用法]攪勻後即飲,每次5~10毫升,每日2次。

[功效]滋潤皮膚,活血通脈。適用於顏麵皮膚幹燥、麵部皺紋、高血壓或高血脂、食欲不振。

方二八陳茗薑汁

[原料]陳茶葉1把,生薑汁1匙,蔥白適量。

[製法]將蔥白砸扁切細,放鍋內加水燒開,放入茶葉,倒入生薑汁,混合均勻,趁熱飲用。

[用法]每日1劑。

[功效]溫通陽氣,清利頭目,消食下氣。適宜於春季保健養生。治療感冒療效極佳。

方二九雙綠冰糖飲

[原料]綠茶5克,綠豆50克(搗爛),冰糖15克。

[製法]以沸水衝泡,蓋悶15~20分鍾。

[用法]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防治流行性感冒,治療咽痛熱症咳嗽病。適宜於春季保健養生。

方三十菊花茶

[原料]菊花12克,綠茶5克,白糖30克。

[製法]煎水代茶飲。

[用法]每天1次。

[功效]清熱解毒,寧神明目。適用於春季忽冷忽熱,氣候幹燥,肝火目赤頭痛,酒醉不適,並預防感冒。

方三一雪梨糯米飯

[原料]川貝母6克,雪梨4個,糯米30克,紅櫻桃4個,蜜餞冬瓜條30克,蜜餞橘子30個,冰糖50克,白礬10克。

[製法]①川貝母打碎,白礬溶化成水約1000毫升待用。糯米蒸成米飯。蜜餞冬瓜條、蜜餞橘子切成顆粒。將梨子去皮,從蒂把處切下一段為蓋,去掉梨核,連同梨蓋放入白礬水內,然後在沸水中燙一下,撈入涼水中冷涼,瀝幹水分。

②糯米飯、冬瓜條、橘子與冰糖的一半量打碎和勻,裝入梨內,放1個紅櫻桃,蓋上梨把,盛入蒸盤內,上蒸籠內武火蒸半小時,取出,燒開清水200毫升,下入剩餘冰糖溶化濃汁,逐個澆在梨子上麵。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清熱化痰,潤肺止咳,養肺陰,止幹渴。適用於虛勞咳嗽、幹咳、久咳、痰中帶血、胸悶、肺結核、百日咳、急性氣管炎等症。

[注意事項]寒濕痰盛、脾胃虛寒、婦女產後、小兒痘後忌用。

夏季藥膳

夏季暑熱酷蒸,長夏既熱且濕,夏秋之交熱盛濕重,人體脾胃功能多呆滯,致運化失職。“濕熱之邪始雖外受,但好犯中焦脾胃”,因“濕上之氣同類相召”,故夏季宜健脾益氣,清熱解渴。

夏季人體代謝旺盛,出汗量大,需要補充較多的無機鹽。如果不及時補充,就會發生電解質平衡失調,代謝功能紊亂。同時,天氣炎熱會影響人體脾胃功能,加上睡眠不足,進而影響食欲,造成食入減少而消耗增多的現象,故不少人夏季體重下降。消耗越大,越要滋補,否則,不利於健康長壽。因此,夏季飲食應清淡質軟,易於消化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

中醫認為,夏季陽氣盛而陰氣弱,故應少食辛辣燥烈食物,多食甘酸清潤之品。“夏宜吃苦”,夏季適當多吃些苦瓜一類的微苦菜肴,有助於健脾開胃,增進食欲。

人們夏季喜冷食,但吃冷食必須注意衛生,以免引起胃腸疾病,特別是老年人、小兒,更應注意選擇易於消化的冷食。

總之,夏季飲食應遵從清淡、健脾、開胃、祛暑、化濕的原則,全麵而均衡地補充人體內部的消耗,維持人體正常的代謝功能,以有益於人體健康。

方一青筍山藥燒田螺

[原料]山藥20克,田螺肉400克,青筍30克,紅蘿卜1個,馬蹄50克,鹽、味精、雞精、料酒、胡椒粉、生薑、雞油、蔥、植物油、白糖、醬油各適量。

[製法]①將田螺肉用鹽揉後洗淨,切薄片;山藥浸泡後去皮,洗淨,切薄片;紅蘿卜洗淨,切塊;馬蹄去皮,洗淨,剖兩半;青筍去皮切方塊,生薑切片,蔥切段。

②炒鍋置內加入植物油、雞油置火上,燒六成熱時,下生薑、蔥爆香,隨即下入田螺、山藥、馬蹄、料酒、白糖、醬油、蘿卜塊、青筍,加入少許上湯,燒熟,加入調料調味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固腎,補肺,清熱。適用於脾虛泄瀉、消渴、遺精、帶下、尿頻等症。

[注意事項]脾腎虛寒,尿色黃、舌苔黃膩等濕熱證者不宜食用。

方二玉蘭豌豆

[原料]豌豆100克,鮮蘑150克,玉蘭片50克,油、蔥花、薑末、鹽、味精、香油、水澱粉、高湯各適量。

[製法]①將鮮蘑擇洗幹淨,切塊,放入開水鍋中焯燙一下撈出、控水,豌豆剝去莢,放入開水鍋中焯燙一下撈出、控水,玉蘭片切成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