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四季養生藥膳療法(4)(1 / 3)

[功效]定痰喘,止帶濁。適用於老年咳嗽、哮喘、小便頻數及崩漏、帶下等症。

方六萵苣茯苓肉丸

[原料]萵苣50克,茯苓20克,五花肉400克,料酒、生薑、雞精、蔥、胡椒粉、胡蘿卜、植物油、鹽、味精、澱粉各適量。

[製法]①將茯苓碾成細粉;五花肉洗淨,剁蓉,加澱粉、茯苓粉等炸成肉丸;生薑切片,蔥切段,胡蘿卜、萵苣切塊備用。

②將油鍋置火上燒至六成熱,下入生薑、蔥爆香,隨即下入肉丸、胡蘿卜、萵苣、清湯、料酒,燒熟,加調料調味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適用於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等症。

[注意事項]陰虛陽亢者,高血脂、高血壓忌用。

方七蓮子豬肚

[原料]蓮子(去心)40粒,豬肚1個,味精、生薑、香油、蔥、鹽、蒜各適量。

[製法]①將豬肚洗淨,裝入蓮子,用線縫合,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燉熬至熟。

②撈起豬肚,晾涼,切成絲條,與蓮子共置盤中,加香油、食鹽、蔥、生薑、蒜、味精拌勻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益胃,補虛損。適用於食少、消瘦、泄瀉、水腫等症。

[注意事項]高血壓、高膽固醇不宜多食。

方八明參燉排骨

[原料]川明參20克,豬排骨400克,料酒、鹽、味精、豬肉餡、菜膽、雞精、生薑、胡椒粉、蔥、雞蛋各適量。

[製法]①將川明參洗淨,浸泡2小時;豬排骨洗淨,氽去血水,剁成段;肉餡加入鹽、料酒,製成肉丸;雞蛋在鍋內攤平,煎成蛋皮,包上肉丸,製作成蛋餃備用;菜膽洗淨,生薑拍鬆,蔥切段。

②將排骨、川明參、生薑、蔥、料酒放入煲內,加水適量,置武火燒沸,移至文火煮45分鍾,加入蛋餃、菜膽、鹽、雞精、胡椒粉;煮熟,調味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清肺,化痰,平肝,和胃,解毒。適用於痰火咳嗽、喘逆、頭暈、嘔吐、目赤、白帶、疔毒瘡瘍等症。

方九枸杞靈芝燉烏雞

[原料]枸杞子20克,靈芝25克,烏骨雞1隻,紅棗10克,菜膽、竹蓀、鱉血、料酒、雞精、胡椒粉、雞油、生薑、蔥、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①靈芝洗淨切成片,用鱉血炒製;烏骨雞宰殺處理好;紅棗洗淨,去核;竹蓀用溫水發透;菜膽洗淨,生薑拍鬆,蔥切段。

②將靈芝、烏雞、料酒、生薑、蔥、紅棗同放煲內。加入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煲半小時左右,加入竹蓀、菜膽、枸杞子、鹽、雞精、胡椒粉、雞油,煮熟調味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益精氣,止咳喘,利關節,安神,降血糖。可用於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急性傳染性肝炎、白細胞減少、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糖等病。

方十山楂橘子羹

[原料]山楂糕100克,橘子150克,白糖100克,濕澱粉適量。

[製法]①將橘子去外皮,切丁。

②炒鍋上火,放水適量,放入白糖,開後撇去浮沫,用濕澱粉勾芡,下入橘子丁,攪開,撒上山楂糕丁即成。

[用法]每日1次,可長期食用。

[功效]理脾開胃,消積化食。

方十一玉米杏羹

[原料]玉米粉50克,杏仁100克,白糖、桂皮各適量。

[製法]①將杏子洗淨,去皮、核,將一半放入開水鍋中稍煮,待煮軟後同湯一起過羅,製成杏泥。

②一半切成丁,放入杏泥中,加入白糖、桂皮煮熟,再用玉米粉調好濃度,微沸後取出,晾涼即可飲用。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養胃潤肺,生津定喘。

方十二蘿卜湯

[原料]白蘿卜2個,水發香菇25克,豌豆苗25克,精鹽、黃酒、味精、黃豆芽湯各適量。

[製法]①將白蘿卜洗淨,去皮切絲,用開水焯至八成熟,撈出。將水發香菇洗淨,切絲。豌豆苗擇洗幹淨,用開水焯透撈出。

②鍋中加入黃豆芽湯、黃酒、精鹽、味精,燒沸後撇去浮沫,下入白蘿卜絲略燙一下,撈出放入大湯碗中,香菇絲燙一下也放入碗中。湯繼續燒沸,撒上豌豆苗,起鍋澆在湯碗內,調味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益氣利水,理氣化痰,養顏抗衰。

方十三木耳豬心湯

[原料]黑木耳35克,新鮮豬心500克,青菜葉、蔥花、生薑末、黃酒、精鹽、味精、植物油各適量。

[製法]①將新鮮豬心切薄片。黑木耳用溫水泡發後洗淨,撕成小片。

②炒鍋上火,放油燒熱,下蔥花、生薑末熗鍋,加水和黑木耳,燒開後放入豬心片和青菜葉,再燒開,調味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益氣養血,潤膚美容。

方十四清燉甲魚

[原料]甲魚750克,銀耳、黑木耳各30克,精鹽、黃酒、蔥段、生薑片、香油各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