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穀是人手部也是人體上最著名的穴位,它有很多效用,稱得上“穴中之穴”。不僅頭痛、牙痛、胃痛時按壓此穴有效,就是患有下痢、便秘、食欲不振等胃腸方麵的疾病時,按壓此穴也有明顯效果。經常乘坐火車、汽車的人,即使不暈車,也應養成按壓合穀穴的習慣,好處是不言自明的。
教給你···
當暈車的症狀發展到很嚴重程度時,也許光按壓合穀穴不能馬上見效,這時候可以按壓眼球。具體方法是用食指加中指,或用掌外側緣壓迫眼球,兩側交替壓迫,以壓得眼睛“冒金花”為限。此法有很好的控製惡心、嘔吐的作用,但對高度近視和患有嚴重眼疾者不宜施用。
按壓陽池穴治腕關節痛
很多人都有手腕關節痛的經曆,特別是常幹家務的婦女或常年寫作的人,這是常犯的毛病。有一個穴位對於消除腕關節疼痛療效顯著,它就是陽池穴。
陽池穴的位置正好在手背間骨的集合部位。尋找的方法是,將手背向上翹起,在手腕出現的皺褶中,有一個最靠近手背的皺褶,在它的正中央有一個壓痛點,它就是陽池穴。
告訴你···
陽池穴值得讀者牢記心上,因為它是一個“萬能穴位”,不僅可以消除腕關節疼痛,還可以治療懼冷症,調節內髒器官的正常功能,對感冒、氣喘、胃腸病、腎髒功能失調等疾病均有助益。陽池穴有這麼多的作用,原因在於它是三焦經的主要穴道,其中上焦支配心髒,中焦支配消化器官,下焦支配泌尿器官。顧名思義,陽池就是囤聚太陽的熱能。刺激陽池穴,就可以將熱能傳達全身,改善三焦經的功能。很多人有手足發冷的毛病,如果能經常指壓陽池穴,就可以去除冷感。
按壓肩井穴可清熱消腫
肩井穴為足少陽膽經,也是三焦經、膽經、胃經、陽維脈的會穴。它位於頸椎督脈大椎穴與肩膀鎖骨外端算起中間1/2處,即肩膀最高處。古代武術家認為此穴是點穴法之要穴,擊之可令人足不能舉、半身麻痹,重擊可令人昏迷。
健康物語···
足少陽膽經有一支脈,由下往上走胸側部、乳部,因此,指壓此穴可影響胸側、乳部各筋,具有清熱消腫之功。按壓此穴可豐乳及治療乳腺炎、產後子宮出血、難產。且可治療肩背酸痛、眼睛疲勞、牙痛、高血壓、神經衰弱、腦充血、腦貧血、中風、後頭部神經痛。
中醫稱指壓肩頸部的手技為“肩井之術”,所以指壓此處全身都會舒暢無比。
刺激勞宮穴可治糖尿病
教你做···
找出勞宮穴位置很簡單。首先把手輕輕地握住,這時相當於中指和無名指的指尖部分的正中間便是勞宮穴的位置。采用按壓方法,即用另一隻手的大拇指,邊按壓穴位邊按摩,重要的是用感到舒適的強度來進行。在每隻手上做3次為1套,1天各做數套,進行3分鍾就足夠了。什麼時間按壓按摩都可,但在洗完澡後待肌肉放鬆的時間做更好。
摩擦小腿治脹痛
長時間地從事駕車或打網球、滑雪等運動過後,經常會感覺小腿肚脹痛。此時應首先按摩,鬆弛緊張僵硬的肌肉,若洗浴之後施行按摩,效果則更加明顯。
若突然用強力按揉僵硬的肌肉,反而易使症狀加重,按摩時須柔和用力,如摩擦程度即可。
教你做···
取坐位屈膝,用雙手夾住足部,不要用力過大,從腳腕開始柔和地向上摩擦至膝部。反複10次。
腿肚中淤積的血液,在按摩的作用下回流,乳酸等令肌肉產生疲勞的物質得到疏通,疼痛也就得到緩解了。
按揉陷穀穴治妊娠浮腫
有相當多的孕婦,在妊娠後期會出現下肢浮腫。輕度浮腫常常是下午較明顯,早晨可消失,這是正常現象。如果早晨仍不能消失,則稱為妊娠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