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指大便幹燥,每次排泄極少,排泄間隔長,排泄困難。正常人排泄間隔為24~48小時,如果超過48小時就可能是便秘。

治療便秘有多種方法,首先要多喝開水,使腸腔內保持足夠的使大便軟化的水分,從而達到治療大便幹燥的目的。其次是多吃粗糧,粗糧含纖維素多,這類食物可供給人體足夠的食物殘渣,刺激腸壁,促使腸蠕動加快,使糞便易於排出體外。

對於便秘的病人,也可以選用下麵幾個食療的驗方進行調治:

1.麻油拌菠菜

用新鮮菠菜250克,食鹽、麻油少許。做法是將菠菜洗淨,待鍋中水煮沸,放入食鹽,再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燙約3分鍾取出,加入麻油拌勻即成。常食有效。

2.芝麻粥

用黑芝麻適量,粳米100克。做法是將黑芝麻淘洗幹淨,晾幹炒熟研碎,每次取30克,與粳米100克同煮成粥即成。常食有效。

3.北杏燉雪梨

做法是將北杏10克,雪梨1個,白砂糖30~50克,同放碗中,加適量清水,隔水蒸熟(1小時)即成。喝湯吃梨,常食有效。

4.無花果蜜糖

將大米50克洗淨,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待粥沸後放入無花果30克即成。喝粥時調入蜂蜜。

便秘的人還要加強體育運動。適當的運動鍛煉可以加強腹肌收縮力,促進胃腸蠕動和增加排便動力。因此早上起來可以散步、慢跑、做體操,如果實在沒有時間,可在辦公室裏多做半蹲動作,也可以鍛煉腹肌張力,彌補運動不足。

另外,采用按摩的方法,每天花費10分鍾,效果也不錯。

1.腹部按摩

睡在床上,雙腿彎起來,腹肌放鬆,將一手掌放在肚臍正上方,用拇指以外的四指指腹,從右到左沿結腸走向按摩。當按摩至左下腹時,應適當加強指的壓力,以不感疼痛為度,按壓時呼氣,放鬆時吸氣,每次10分鍾左右。揉腹和腹部按摩可隨時進行,但一般選擇晚上入睡前或晨起時,揉腹前應排空小便,不宜過飽或過於饑餓的情況下進行。

2.指壓相關穴位

大便未出時,兩手重疊在神闕穴(肚臍)周圍,按順逆時針方向各按摩15次,然後輕拍肚子15次。大便將出不出時,用右手食指壓迫會陰穴(二陰之間中點),便可助大便緩緩排出,心情要輕鬆,千萬不可焦急。此外,坐在馬桶上,靜神,深呼吸,引意念於腸,做提肛運動15次,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排便效果。

其他的一些重要的穴位還有:氣海穴(臍下1.5寸),關元穴(臍下3寸),曲骨穴(小腹恥骨聯合上緣中點處),長強穴(尾骨尖下0.5寸,於尾骨端與肛門中點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