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認識乙肝的誤區
(1)病人不能接觸別人。錯!乙肝病人隻要在日常生活中把牙刷、剃須刀等用品與他人分開,患有乙肝的婦女注意經期衛生,就不會把乙肝傳染給別人。乙肝病毒攜帶者可以正常上學、工作,和正常人一樣生活。患了乙肝後,在急性期要注意休息。
(2)病毒攜帶者不可結婚。錯!乙肝病毒攜帶者可以結婚,但婚前一定要檢測血中的乙肝抗原抗體係統,即“兩對半”。結果有任何一項陽性,不需注射乙肝疫苗。如均為陰性,則必須注射疫苗,待產生抗體後就可以結婚。一定要節製性生活,避免飲酒和過度疲勞。新生兒出生後及時注射乙肝疫苗。
(3)成年人無須接種疫苗。回答是否定的。處於乙肝病毒感染高度危險狀態的易感乙肝者均應接種乙肝疫苗,主要包括新生兒、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醫務人員、乙肝病人和乙肝表麵抗原攜帶者的密切接觸者、新入伍的軍人、保育人員、運動員等。
(4)保肝藥多多益善。錯!慢性乙肝的病人經常會超出醫生建議範圍吃很多所謂“保肝藥”、保肝保健品,其實對肝髒並不一定有利。因為藥劑量過大,品種過多或療程過長,隻有加重肝髒的代謝負擔,會誘發危險。
(5)空氣可傳染乙肝。錯!乙肝不會通過空氣、消化道或飲食傳播,同室工作、交談、一起進餐不會被傳染。但病毒攜帶者的唾液可能含有病毒,應采用公筷、分食。乙肝一般也不會通過握手傳染給其他人,除非雙方手都有裂口、有出血情況。
(6)病人沒有自愈能力。錯!年齡越小感染乙肝病毒後越容易形成慢性感染者,隨著年齡增長,感染乙肝病毒變成慢性乙肝比率下降。我國大多數人受到乙肝病毒感染後能靠自身免疫功能清除病毒。
(7)乙肝媽媽不能哺乳。錯!乙肝患者的乳汁中乙肝表麵抗原呈陽性,可能傳染乙肝病毒。母乳喂養的乙肝病毒清除率要高於奶瓶喂養。
在嬰兒出生後24~48小時內,實施疫苗預防注射後,小兒基本上能避免通過哺乳染上乙肝病毒。但是應該注意:乳頭有出血和潰瘍都不宜用母乳喂養,且哺乳前應母親的雙手應消毒。
(8)小三陽可以不治療。錯!不管是大、小三陽,隻要肝功能不正常且乙肝病毒在體內複製活躍,就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如果肝功能正常,近期可以不進行抗病毒治療,但必須要定期複查。特別注意的是有家族肝癌史的,即使肝功能正常者,也要進一步檢查。
(9)查乙肝就是查乙肝兩對半。錯!要檢查三樣東西:肝功能、乙肝兩對半、B超。乙肝兩對半的檢查可以確定是否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攜帶者;B超檢查,主要是查看肝髒是否有形態學的改變;肝功能主要是看肝髒有無炎症。肝髒炎症是治療乙肝的首要看點,然後再結合B超的形態學結果來斷定如何治療。
(10)治愈後檢查不再需要複查乙肝兩對半。錯!部分患者可能在隨後幾個月出現複發,所以要定期複查乙肝兩對半和肝功能。
(11)肝功能正常就可以不管了。錯!仍需要定期複查(最好3~6個月複查1次)。身體如有不適仍要隨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