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二甲雙胍的適應征與禁忌證
二甲雙胍最適合於存在胰島素抵抗、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對於Ⅰ型糖尿病血糖波動較大或胰島素用量較大者,加用二甲雙胍可減少胰島素用量,減少血糖波動;二甲雙胍可與磺脲類降糖藥聯合應用,也可與胰島素聯合應用。
二甲雙胍的最主要的副作用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嚴格掌握二甲雙胍的禁忌證,是防止乳酸性酸中毒的關鍵。下麵幾種情況不能服用二甲雙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滲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急性並發症患者;體內低氧狀態者,如心功能不全、循環功能失調、慢性肺病患者;貧血、失血患者;肝、腎功能不全、黃疸的患者;以前發生過乳酸性酸中毒的患者;慢性胃腸病、慢性營養不良、脫水、消瘦等,特別是每日熱量攝入少於1000千卡的患者;經常飲酒或酗酒者;妊娠、分娩者。
為了用藥安全,同所有的藥物一樣,應用二甲雙胍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如果食欲特別好,不好控製飲食,可飯前半小時服;如果服該藥惡心明顯,影響了正常的吃飯,可飯中或飯後服藥。
二甲雙胍的降血糖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當每天用藥量在到1500毫克,其作用就達到了最大。這時再增加劑量,也不會增加降血糖的效果,反而會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險。所以不可盲目增加劑量。
6.雙胍類降糖藥的種類
(1)苯乙雙胍(降糖靈):每片25毫克,開始劑量為25毫克,每日2~3次,進餐時或飯後服用。根據療效和反應,逐漸增量,一般每日劑量在50~100毫克以內,最大劑量不超過每日150毫克。因有效劑量與毒性反應劑量很接近,當每日超過150毫克時,常會出現較嚴重的胃腸反應。苯乙雙胍口服後,2~3小時血糖開始下降,半壽期約3小時,作用維持4~7小時。服用後約50%從胃腸道吸收,1/3經肝代謝為羥基乙雙胍經尿排出,其餘以原形從腎髒排泄,90%在24小時內排出。長期服用此藥,可使患者體重逐漸下降,約95%可見效。當服用磺脲類失效時,采用本藥仍有半數有效。其主要副作用是胃腸道反應,有厭食、口幹、口苦、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大劑量時較易發生,減量或停藥後反應即可消失。最嚴重的副作用是誘發乳酸性酸中毒,當劑量達到125~150毫克/日較易誘發。這種情況尤其見於肝、腎功能不全者。因肝功能不全者乳酸代謝受阻,腎功能不全者乳酸從尿中排出障礙,導致乳酸增多而積聚。心力衰竭及肺功能低下者,由於缺氧可促進乳酸形成,因此有心肺疾病及缺氧的糖尿病患者,也不宜使用本藥。為防止乳酸性酸中毒的發生,必要時需作乳酸監測。血乳酸>3毫摩爾/升時應停藥。采用雙胍類治療後,約有5%因出現各種反應而停藥。
(2)迪化糖錠(進口二甲雙胍):由澳大利亞艾華大藥廠生產,其藥理作用主要為增加周圍組織糖的無氧酵解,增加血糖的利用,抑製肝糖原異生,降低肝葡萄糖的輸出使血糖下降。通過增加胰島素與胰島素受體的結合,增強受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而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尤其是對於已發生胰島素抵抗的患者,迪化糖錠可通過增加胰島素受體數量,增加低親和性結合點的數量,改善胰島素抵抗或患者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腸道葡萄糖的吸收,增加小腸的無氧酵解。可降低血甘油三酯、總膽固醇的水平,並有輕度減輕體重的作用。
迪化糖錠適用於單純飲食和運動療法無明顯療效的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也用於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特別是超重的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單用磺脲類降糖藥血糖控製不滿意的患者與本藥合用可以提高療效。與胰島素合用治療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可減少胰島素的用量,特別是已發生胰島素抗的患者。500~1000毫克/次,每日l~3次,進餐時服用,劑量根據病情調整,最大不超過每日3000毫克。
但嚴重肝腎功能不良,慢性心肺功能不全及缺氧性疾病者,酗酒者以及孕婦禁用。用藥期間血乳酸>3毫摩爾/升時或合並全身性嚴重疾病時應停藥。不宜與利福平合用。服藥期間少數患者可有胃腸道反應,如上腹不適、食欲不振、腹瀉等,但無低血糖反應的發生。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可能性極低。
(3)美迪康(國產二甲雙胍):由深圳中聯製藥廠生產,目前為臨床上最常用的雙胍類藥物,其藥理機製與迪化糖錠基本一致,能有效地降低空腹血糖,並隨著時間的延長作用更明顯,其降糖作用不是通過刺激胰島素的分泌,而是由於增強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而且隨血糖下降,胰島對葡萄糖介導的分泌反應減輕而致,故不會引起臨床低血糖。美迪康尚有降低食欲、輕度減肥及降低血中甘油三酯及膽固醇水平等有益作用,故更適合於繼發性磺脲類失效、胰島素抵抗、貪食肥胖及缺少體力活動等情況所致的降糖藥失效。還可有效預防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