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胰島素治療適應於下列患者:口服降糖藥治療無效者;口服磺脲類藥物繼發性失效者;並發結核病、腫瘤等消耗性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伴有增殖性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腎病、下肢壞疽、肝硬化、肝炎、重度脂肪肝等嚴重慢性並發症或重要器官病變者;在應激狀態下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妊娠糖尿病者或糖尿病妊娠者;遲發性Ⅰ型糖尿病患者;患胰源性、垂體生長激素瘤性;庫欣性、胰高糖素瘤性等各種繼發性糖尿病患者。
在選擇胰島素時,首先要根據自己的經濟基礎決定是選用人胰島素,還是動物胰島素。然後,醫生還要根據患者病情選擇短效胰島素、中效胰島素還是長效胰島素。
盡管胰島素有多種類型,但因為胰島素是蛋白質,口服後會被腸道消化,所以目前都是通過皮下或靜脈注射使用,但隨著研究的深入,不被腸道消化的口服胰島素不久就會應用到臨床。
2.胰島素的種類與劑型
按照胰島素的製作方法分類,可分為動物胰島素和人胰島素兩大類。動物胰島素是通過特殊工藝從豬或牛的胰腺中提取並經特殊加工的豬或牛胰島素,所以又分為豬胰島素和牛胰島素。它們的分子結構與人自身產生的胰島素有細微的差異。人胰島素與人體自身產生的胰島素的結構完全相同,而且,純度也遠遠高於動物胰島素。無論從效果還是副作用方麵比較,人胰島素都比動物胰島素優越。但由於動物胰島素的價格較人胰島素要低廉很多,所以,動物胰島素應用較廣泛。
按動物胰島素提取的純度區分:單組分胰島素最純,其次為單峰純胰島素,普通胰島素的純度最低。
除了按來源、純度分類之外,又可根據胰島素作用時間不同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超短效胰島素:吸收快,皮下注射後很快起效,皮下注射後可隨即進餐。
短效胰島素:0.5~1小時開始作用高峰期,藥效持續5~8小時,常用的有普通胰島素和單峰純胰島素(我國徐州產的單峰純胰島素又叫做中性胰島素)。
中效胰島素:起效時間為l~4小時,高峰時間為6~14小時,可持續24個小時。有兩種,一種叫做慢胰島素,一種叫做中性精蛋白鋅或低精蛋白鋅胰島素。
長效胰島素:起效時間和作用時間都較長,可持續48個小時。有特慢胰島素和精蛋白鋅胰島素兩種。
人胰島素中,還有一種是混合型的胰島素,就是短效與中效混合在一起的胰島素。
3.初始胰島素用量的估計
在保持固定的飲食量後,可根據患者的血糖、尿糖、體重等估計胰島素的初始劑量。幾乎需要全量補充胰島素的患者,多為Ⅰ型糖尿病患者。
初始胰島素劑量一般為24單位/日,每日三餐前半小時各皮下注射8單位,或早餐前12單位、中餐前4單位、晚餐前4單位、睡前4單位皮下注射。然後根據血糖和尿糖調整劑量。
對於兒童Ⅰ型糖尿病,可根據年齡、體重決定胰島素用量。一般來講,10歲以下的患者,每日每千克體重給0.5~1.0單位,全日劑量不超過20單位,劑量分配原則為: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在治療2天後,可根據四次血糖和四次尿糖的檢測調整胰島素用量。
根據患者空腹血糖值確定胰島素初始劑量,計算初始劑量的公式:
〔空腹血糖(毫摩爾/升-5.6)〕×體重(千克)×0.65.6×3=胰島素初始劑量
治療三天以後,再根據血糖、尿糖調整劑量。
在腎糖閾正常情況下,根據尿糖檢測結果給予胰島素用量。一般按每個加號(+)給予3~4單位估計胰島素初始劑量。
4.胰島素治療注射方案
(1)I型糖尿病治療注射方案:Ⅰ型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所以終生需用胰島素治療替代。盡管給藥方案多種多樣,但一般依照治療控製目標、患者對胰島素治療的反應和醫生的取向而定。
常規單劑注射方案早餐前單劑皮下注射魚精蛋白鋅胰島素或魚精蛋白鋅胰島素加正規胰島素,此方案對Ⅰ型糖尿病的蜜月期和每日胰島素的需要量在24個單位以下的少數患者療效較好,但大部分患者的病情不能控製在滿意程度。
一日多次胰島素注射方案為保證機體內胰島素濃度正常,在3餐前皮下注射短效胰島素,睡前注射短效胰島素或中效胰島素,近年來,強化胰島素治療常采用於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島素和睡前注射中效胰島素的方案。
改進的多劑注射方案每餐前仍注射短效胰島素,在睡前注射長效胰島素,晚餐前或睡前可以酌情每日2次注射魚精蛋白鋅胰島素或每晚1次注射。此方案可保證患者體內胰島素的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