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糖尿病自然治療與輔助措施(12)(1 / 3)

②中消輔助功法:自然站立,兩腳平等分開,略寬於肩,兩上肢自然下垂,微屈腳髓,自然呼吸。意守中脘。安靜後,前後抖動膝髓,漸漸向上抖至胃腸,自覺胃腸在腹內輕輕抖動,抖動3~5分鍾。然後將兩手緩緩放於肚臍部,兩手重疊,左手在下,右手在上,腹式呼吸。吸氣時兩手向左下方摩半圈,呼氣兩手向右下方摩半圈。如此順時針摩動99圈。最後以兩掌擦腰部脾俞、胃俞、上下擦動以熱深透為度。再抖動四肢結束練功。

③下消輔助功法

自然站立,兩肢分開與肩同寬,兩腳平等,足趾扒地,微屈膝勝。兩目半合半開,舌抵上。兩手以體側緩緩放於臍下丹田部位,兩手重疊,左手在上,右手在下。開始時自然呼吸,神意內斂,自覺手下微熱時,改為腹式呼吸,吸氣時小腹外凸,呼氣時收腹提肛。意守掌下。如此15~20分鍾。

收功時,兩目微微睜開,兩手緩緩從丹田部位放於體側,抖動四肢放鬆全身關節。

3.真氣運行五步功

預備勢:練習真氣運行有行、立、坐、臥4種姿勢。一般采用垂腿坐勢。方法是:坐在高低適宜的椅凳上,以坐下來大腿麵保持水平、小腿垂直,兩腳平等著地,兩膝間的距離能放下兩拳(拳眼相對)為準。兩手心向下,自然放在大腿上,鬆肩垂肘,腰脊要直,下額微收,頭如懸頂,以體態端正自然為標準。步驟如下:

(1)坐好後,縮小視野,心不外馳,注意鼻尖少時,即可閉目內視心窩部,用耳細聽自己的呼氣,使不要發出粗糙的聲音,同時要意念隨呼氣趨向心窩部,吸氣時任其自然,不要加任何意識作為。如此反複行之,真氣即在心窩部聚集起來。要求每日早、中、晚各練一次,每次20分鍾。

(2)當第一步功練到一呼氣即覺心窩部發熱時,即可煉意息相隨在呼氣時延伸下沉的功夫,慢慢地,自然地向小腹(丹田)推進,切不可操之過急,每日練3次,每次20~30分鍾。

(3)當第二步功練到丹田有明顯感覺時,可把呼吸有意無意地停留在丹田。不要再注意把氣往下送,以免發熱太過,耗傷陰液。此步功每日練3次,每次30分鍾以上。

(4)意守丹田40天左右,真氣充實到一定程度,有了足夠的力量,即沿脊柱上行。在真氣上行時,意念隨著上行的力量,若行到某處停下來,也不要用意識向上導引,練丹田力量繼續充實,自然漸漸上行。如上行到玉枕關再停下來,內視頭頂就可以通過了。此步功每日酌情增加練功次數,每次40~60分鍾。

(5)繼續意守丹田,但可靈活掌握,如頭頂百會穴出現活動力量,也可意守頭頂。此步功每日3次,每次60分鍾左右或更長一些,不能強行,一旦不舒服則可停止練功。

4.服日精月華功

此功又稱采日精月華功。服日精可補陽氣,服月華可補陰氣。采日精法適用於陽虛畏寒,四肢不溫,脾胃虛弱,精神不振等症。采月華法適用於陰虛火旺,低熱,口幹口渴,煩躁,手足心熱,腰膝酸軟等症。

(1)服日精法:日出時分,兩腳與肩寬,鬆靜站立,將呼吸調勻,排除雜念,麵朝太陽方向,微垂眼簾,但尚可望見柔和微紅的日光,以吸光華之氣,意想吸滿一口,閉息凝神,隨吸氣緩緩咽下,送至丹田為1次,如此9咽。然後鬆靜自然,靜守片刻,再自然活動,即可收功。

(2)服月華法:夜晚,尋空氣新鮮、空曠之處,鬆靜站立,調勻呼吸,排除雜念,麵對月亮方向。垂眼簾至微見月光,以口吸氣,吸入月華,意想吸滿一口,微微閉息凝神,待液滿口,慢慢咽下,以意送之,送至丹田為1次,共6次。最後靜守片刻,再自由活動一會兒,即可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