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的血糖控製是指從受孕到分娩這段時間內,需要保持血糖接近正常值,而且必須接受胰島素治療。同時,還要避免低血糖發生。為了能做到這一點,不僅要接受醫生嚴格的指導,還必須做好家庭血糖監測。
糖尿病母親產大嬰兒的可能性很大。這給分娩帶來一定困難。同時也可能使嬰兒在出生後出現一係列的並發症。所以,在分娩後要對嬰兒進行嚴密地觀察。
如果能在各方麵得到良好的監護和處理,糖尿病婦女定會如願以償地得到健康的小寶寶。
妊娠合並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在懷孕以後,妊娠所產生的一係列生理變化及產科的並發症、胎盤激素的作用等,常使病情複雜化,孕期容易發生酮症酸中毒,產褥期易發生低血糖症。
妊娠合並糖尿病
對孕婦的影響有:產科合並症發生率高,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子癇、胎盤早剝、腦血管意外;因糖尿病患者白細胞多功能缺陷,故合並妊娠時極易發生感染,甚至發展為敗血症;糖尿病孕婦糖利用不足,能量缺乏,常出現產程延長、產後子宮收縮不良等;羊水過多發生率高;手術產率高。
妊娠合並糖尿病對胎兒的影響有:巨大兒發生率高;胎兒畸形發生率高;胎兒及新生兒死亡率高,新生兒易出現呼吸窘迫綜合征等。
所以,糖尿病患者如有嚴重的心血管病、腎功能減退或眼底有增生性視網膜炎時,則不宜懷孕,一旦懷孕也應及早終止妊娠。但如果病情輕或控製較好,雖可以妊娠但在孕期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積極控製糖尿病。
(2)增加產前檢查次數及內容,除常規的產科檢查外,還要查腎功能、眼底、心血管功能。
(3)不宜口服降糖靈、優降糖等降糖藥物,以免影響胎兒。
(4)應在孕35周左右住院觀察待產,若有胎兒處境危險信號應立即終止妊娠。
二、糖尿病的預防
研究表明,當前導致中國糖尿病發病的因素很多,如人口的老齡化、肥胖、藥物應激、生活方式不科學、遺傳、高經濟收入與低文化程度等。由於整個人群缺乏糖尿病的基本知識,患者中2/3的人因無明顯症狀尚不知已經患病。因此有必要通過各種渠道利用多種方式廣泛地開展宣傳教育,發現有糖尿病的蛛絲馬跡,及早進行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這樣才能避免或減少顯性糖尿病的發生與發展。
正確對待糖尿病的關鍵四步
在預防糖尿病時,首先要注意高危人群,其次還應控製肥胖,注意應激。此外,還有幾方麵需提高警惕:
1.宣傳教育
雖然,醫務人員有宣傳教育的責任,但是糖尿病的預防工作是一個社會問題,是一個係統工程,單靠醫生力量難以承擔。因此,有關部門應該利用一些宣傳工具,大力開展宣傳工作,提高廣大群眾的防病意識,做好一級預防工作。一旦發現糖尿病的蛛絲馬跡,就要及早檢查、及早治療。
2.早查早防
有一些症狀表現可以預示著糖尿病的發病,如口渴多飲、多食、消瘦、乏力、多尿、嗜睡等,往往是急性糖尿病患者的症狀表現。慢性病者往往出現:性欲極度衰退;男性陽痿、早泄、遺精等;婦女陰癢久治不愈或分娩胎兒過大等;早年即出現白內障或視物昏花等;四肢麻木、疼痛或小腿經常抽筋;癰、疽、瘡、癤一個接一個;肺結核久治不愈;尿頻、尿急、尿滴瀝、尿有甜味;就餐稍晚一會兒就出現饑餓難忍、心慮多汗、手抖等低血糖反應,進食後則消失;體重突然減輕,特別是原來很胖而近來體重下降又找不到其他原因;40歲後經常想吃甜食。
但如果已患上了糖尿病,也不要恐慌,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調養,做好二級預防工作,防止各種急、慢性並發症的發生和發展。糖尿病的並發症比實際上糖尿病本身更可怕,我們需要認真積極地預防並發症。
3.控製血糖達標
把血糖持久地控製在正常範圍或接近正常範圍。空腹血糖正常值是3.9~6.1毫摩爾/升,中老年患者空腹血糖不要控製的太低,一般控製在5~7毫摩爾升即可。這是預防糖尿病各種急、慢性並發症的先決條件。臨床觀察,不管是哪種類型的糖尿病,隻要有持續高血糖的存在就不可避免地有並發症的發生與發展。人的五髒、六腑、各個係統無不依靠血液滋潤,血糖高,代謝紊亂,髒腑功能失調,則疾病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