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本能行為障礙的秘密(1)(3 / 3)

26.有點兒不順心的事我就徹夜難眠。

27.我經常唉聲歎氣:“唉!困死我啦,昨晚又沒睡好覺!”

28.即使睡眠充足,無聊時我仍會有困意。

29.白天我總是昏昏欲睡或白天很容易入睡。

評析:

第3、8、10、14、28題答“是”為0分、“否”為1分,其餘各題答“是”為1分、“否”為0分。將各題得分相加,算出總分。

0~5分:你沒有失眠症。你很少受到失眠的困擾,睡眠質量良好。

6~10分:你可能會由於外在的原因失眠,但往往隨著事情的解決和環境的改變,失眠也不治而愈,所以不必擔心。

11~20分:你有一些失眠的問題。重大的壓力、情緒激動,都可能導致你當天晚上有失眠的困擾。除此之外,作息不規律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21~29分:你患有嚴重的失眠症。夜夜難安正是你現在的寫照,並幹擾了你正常的工作和學習,應盡早治療。

心理問題57 貪食

進食後再嘔吐出食物

■問題描述

小美,26歲,教師,身高165厘米,體重50公斤。最近三個月來,她不可控製地進食,每天在吃飽晚飯的情況下,還要將家中所有能吃的食物無法控製地吃完。但她又害怕過多的進食會導致肥胖被人笑話,所以在進食後,又躲在無人處,采用手指摳咽喉的方法,將剛吃的食物嘔出來。剛嘔出時覺得非常舒服愉快,但過後又非常後悔。長期如此,小美非常痛苦,情緒低落,沒有精神,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問題分析

貪食症也稱暴食症,是一種以反複發作性暴食及強烈的控製體重的觀念為特征的病症。此症為周期性發作、不可控製地多食,包括兩大主要特征:其一是不可抗拒地強迫自己多食,其二是自己設法催吐以避免體重增加,有時則是濫用瀉藥。此類患者的體重常保持在正常範圍之內,女性較為常見。

事實上,大多數人偶爾都會大吃一頓、狂喝一回。偶爾失去控製是沒有關係的,不要因此而責備自己。這樣偶爾的放縱並不說明有貪食症,因為貪食症必須存在經常性的失去控製的暴飲暴食現象才能確診。

1.反複發作地暴食,飲食無法控製。一次可進食大量食物,但是體重沒有明顯增加。

2.過分看重體重,對自己的體形和體重持久地過度擔心。

3.常采取引吐、導瀉、利尿或運動的方法,避免暴食引起的發胖。

4.出現身體症狀。如體重不穩定、用餐後馬上嘔吐、皮膚變差、萎靡不振、容易疲勞、眼睛充血、女性經期不規律,等等。

5.情緒波動。如抑鬱,情緒低落,羞恥感,內疚,常感覺孤立無助。

6.貪食後的後悔與衝動。難以控製的暴吃衝動和進食後的焦慮不安並存。

貪食症是用來處理壓力以及不愉快感覺的一種方式,患者在生理上並不需要進食,而在心理上卻有長期饑餓的感覺。這種饑餓涉及心理需要,並非單靠食物就能解餓。病患者隻覺饑餓難耐,但瘋狂進食後,又會馬上以催吐、服瀉藥等方法拚命把食物嘔吐或排泄出來,避免體重增加。但這樣做並不能真正起到解除心理壓力的作用,反而使“吃”變成了處理焦慮不安、寂寞和生氣的不當方式。

貪食症因各種問題所導致,發病原因較為複雜,患者存在一種持續的難以控製的進食和渴求食物的優勢觀念,並且患者屈從於短時間內攝入大量食物的貪食發作。此類患者有要求完美、抑鬱、焦慮、強迫人格等傾向,個性較外向、易怒。一般來說,完美主義者、做事一絲不苟的人比較容易產生攝食障礙。拒食症患者通常認為能夠自己控製飲食的行為非常完美,可是患有貪食症的人卻會認為自己的行為很悲哀。所以一旦患有貪食症,患者往往會產生嚴重的自我厭惡感,會認為自己很差勁,甚至喪失生存的信心。

大多數貪食症患者都認為自己沒有吸引力,害怕變胖,覺得自己比實際體重要重。與厭食症患者相比,他們控製體重的努力是混亂的:克製的飲食行為常常被反複的、持續時間較短的不可控進食破壞,隨後又會出現挽救其後果的行為。暴食中消耗的食物量是巨大的,他們吃東西並非為了尋求快樂,相反,他們吃東西都是秘密的、快速的和囫圇吞棗式的。在這些行為之前通常會心裏緊張,進食隻是為了緩解這種緊張,在暴食時會感到無法控製自己的行為,但吃完以後,負罪感、自責和抑鬱便隨之而來。不久,又會以嘔吐或服用瀉藥作為對暴食行為的補救和懲罰。暴食和抗暴食的循環就這樣完全控製了生活。

■解決之道

一、找到暴食的內在原因

改變對體形和體重的過分關注以及其他方麵的認知誤區。由於神經性貪食症的患者一般來說都表現有較為明顯的自責、焦慮、抑鬱等情緒障礙,與抑鬱症有很大的關係。在平常的生活之中,應該注意放鬆自己、相信自己,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不開心的時候要學會傾訴。

二、調整飲食習慣,樹立正確的飲食及體重認知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