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本能行為障礙的秘密(2)(1 / 3)

控製進食行為,改變對飲食的態度。可以給自己製訂一個計劃,什麼時候吃東西,吃什麼東西,做到一日三餐、營養均衡,避免在兩餐之間吃零食,拒絕高脂高糖的食物。養成三餐定時定量之習慣,避免獨自進食且進食時不做其他事情。用有規律的飲食行為代替暴食。

三、行為療法

旨在使患者吃以前回避的食物以及高熱量的食物。可以建立一個食物等級來實現這個目標,最初的食物是患者比較能夠接受的,最終的則是以前會引起患者高度焦慮和暴食、導瀉行為願望的食物。

四、適當轉移注意力

暴食通常是由觸發因素引起的。這樣的觸發因素有可能是情境式的,比如晚上一個人待在廚房裏,或者看電視的時候,或者經過快餐店;也有可能是情緒式的,比如覺得孤獨、嫌惡自己或者無聊的時候。要學會其他一些處理緊張和痛苦情緒的辦法,可以用其他行為來替代暴食,比如給朋友打電話、出去散散步、聽聽放鬆情緒的音樂,這樣也可以打破暴食循環。

■心理測試

貪食症的自我測試

選擇“是”或“否”回答下列各題。

1.我一旦開始吃東西,就沒有辦法停止。

2.我希望自己看起來苗條一點、好看一些。

3.工作繁忙時,我不時地想吃東西,並總問自己:是不是該吃飯了,晚餐吃些什麼?

4.吃東西時我總是不能細嚼慢咽。

5.我一日三餐很有規律,極少吃得太多或太少。

6.暴食症發作時,我食欲大增,吃得又多又快,甚至一次吃進常人食量的數倍,直到難以忍受為止。

7.我會一直吃到感覺撐得難受為止。

8.我肯定比大多數人在同樣情況下和在同一個時間段內所消耗的食物量大得多。

9.我除了一日三餐外,偶爾也吃些零食。

10.我沒有出現過一次吃得太多的情況。

11.為了防止發胖,我會做一些不合適的事情,如催吐、使用瀉藥或者過量運動。

12.我覺得我是為了食物而活著的。

13.我對自己的感覺受到體形和體重的過多影響。

14.我對吃東西並沒有強烈的過分的意願。

15.深夜或獨處時我有暴食的行為,一吃就後悔,會想辦法吐出來。

16.我常獨自進食,因為覺得自己吃這麼多東西很不好意思。

17.我隻有吃東西的時候才會感覺不心慌。

18.我感覺不能控製自己吃什麼、吃多少。

19.雖然不餓,我仍吃過多的食物。

20.我一麵節食,一麵又貪食,這令我十分苦惱。

21.我經常感到非常饑餓。

22.我總是在想明天不再吃了,但是沒有用,我做不到。

23.我無數次地想:從明天開始,我要控製飲食,再不能亂來了。

24.擔心驚人的食量會讓我尷尬,因此我常躲起來獨自進食。

25.吃東西對我來說,隻是滿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26.我並沒有感覺到餓,但是一回到家就隻想吃東西,這種想法一直縈繞在我的腦中。

27.暴食後我會感到羞恥、抑鬱和內疚不安。

28.我碰到喜歡的食物偶爾也會多吃一點兒,但絕不會失去控製。

29.我最近總是想吃,而且是不餓就想吃,吃飽了還想吃。

30.我想獲得別人的讚賞,希望增加自己的吸引力。

評析:

第5、10、14、25、28題答“是”為0分、“否”為1分,其餘各題答“是”為1分、“否”為0分。將各題得分相加,算出總分。

0~5分:你沒有貪食或暴食症狀。你飲食比較合理,有規律,也沒有不正確的減肥觀念。

6~10分:你存在一些貪食的危險,可能你對自己的體形並不十分滿意,曾有過節食減肥的經曆,但因意誌力不強而放棄,從而轉向了暴飲暴食。

11~20分:你的貪食症狀十分明顯,應引起重視。每當心情不好時,就會用大量飲食來改善心情及降低自己的壓力,雖然知道這樣的吃法實在不好,但是不吃的話心情更難受,所以每次都不由自主地拚命吃,直到自己滿意為止,無法控製自己的飲食。

21~30分:你需要高度警惕自己的貪食症。你因貪食給自己造成了很多困擾,變得焦慮不安,建議你立即進行治療。

心理問題58 厭食

每次吃東西我都會覺得很痛苦

■問題描述

曉青今年19歲,1.61米的身高體重不到40公斤,瘦得皮包骨,可她還是認為自己太胖了。

原來,曉青為了讓自己的身材符合某些時尚雜誌刊登的“優美標準”,開始瞞著父母買減肥藥吃,偷偷吃了一個月後,為了不讓體重反彈,便嚴格控製自己的飲食。她規定自己每天早上隻吃一個蘋果,中午吃一兩左右的米飯,晚上隻吃水果和青菜。父母擔心她營養不夠,每天都變著花樣做好吃的給她,但她總以會長胖為由,盡量少吃或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