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本能行為障礙的秘密(3)(2 / 3)

五、正確對待挫折

要調整對挫折的認知方式,提高適應能力,關鍵是認識挫折的兩麵性,它一方麵使人痛苦、憂傷、失望,但另一方麵,會給人以教益和磨煉,使人變得聰明、堅強、成熟起來。

■心理測試

自傷傾向的自我測試

請選擇“是”或“否”回答下列各題。

1.我的身上經常傷痕累累,這些都是我自己割破的。

2.我曾采取一些令自己痛苦的方式折磨自己。

3.我曾有用刀割傷、刺傷自己,拔自己的頭發或眉毛的行為。

4.我用煙頭燒灼自己,以減輕自己的罪惡感。

5.我覺得身體受之於父母,應該格外珍惜。

6.我從不會做出故意傷害自己身體的事情,覺得不值得。

7.我經常自己打自己,有打臉、撞頭、打頭、掐脖子等行為。

8.我有時認為生存沒有價值,或生不如死。

9.看到有人自殺的消息,我總是覺得這些人太愚蠢。

10.我曾有過砍斷自己的手指或刺傷自己眼睛的幻想。

11.如果目的沒達到,我就讓自己的身體受到損傷來發泄心中的怨氣。

12.有時我想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傷害自己身體的某些部位。

13.如果別人沒有按照我的意誌辦事,我就經常以自殘威脅人,逼人就範。

14.即使隻是一個小傷口,我也會立刻去醫院治療的。

15.我會在作文或日記中表達一些輕生的想法。

16.我有過反複割破自己的皮膚,自我燒傷或燙傷,用頭撞牆等行為。

17.我有時期望用疼痛來證明自己還活著。

18.發生了不幸的事後,為了逃避責任,我想通過傷害身體來求得大家原諒。

19.我經常與別人談到“死亡”的話題。

20.我一有情緒發泄不了,就覺得胸中憋悶,坐立難安,覺得必須見點兒血才舒服,就會用使自己疼痛的方式發泄一下。

21.我的睡眠與飲食習慣變得紊亂。

22.我失眠,經常覺得疲憊,身體常有不適感。

23.我的情緒起伏大,會突然發脾氣或者抱怨。

24.我有時期望用身體的疼痛減輕心裏的疼痛。

25.遇到與人爭執的時候,如果沒有辦法解決,我常以傷害身體為代價求得問題的解決。

26.我將自己心愛的物品分送別人或丟棄、處理掉。

27.我的身體很少出毛病,這要歸功於我極愛惜自己。

28.我拿玻璃或比較尖銳的東西劃自己的手臂,直到出血。

29.我表情冷漠,出現了憂鬱的情緒,經常感到沒有希望。

30.我覺得無助,對許多事情失去了原有的興趣。

評析:

第5、6、14、26、27題答“是”為0分、“否”為1分,其餘各題答“是”為1分、“否”為0分。將各題得分相加,算出總分。

0~5分:你沒有自傷傾向。在你看來,身體是應該珍惜的,即使有不開心的事情發生,你也絕不會想到用傷害身體來解決。

6~10分:你有輕微的自虐傾向。其目的隻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得到關心。程度雖然不是很嚴重,但應改變發泄方式,采取正確的方式。

11~20分:你出現了一定的自我傷害行為。當事情不順利或者心情鬱悶時,你會通過傷害自己身體的某些部位達到一定的宣泄目的。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否則這樣下去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21~30分:你有嚴重的自傷行為。常常借此來發泄心中的不滿,並逐漸向更為嚴重的程度發展。應該立即尋求幫助。

心理問題60 嗜睡

整天都想睡覺,真想睡得死過去

■問題描述

王女士原本在一家公司做財務工作,但去年年底,由於公司經營狀況不好,沒能續簽勞動合同。突然失去工作的王女士每天待在家裏,有時一周都不出門,一向勤快的她也開始不愛打掃屋子,甚至從早睡到晚,並一改好客的個性拒絕朋友登門。

王女士生活作息大亂:沒有食欲,或者老想大吃大喝,出現睡眠障礙,睡不著或者嗜睡。

■問題分析

嗜睡症指白天睡眠過多,不是由於睡眠不足、藥物、酒精、軀體疾病所致,也不是某種精神障礙(如神經衰弱、抑鬱症)症狀的一部分。多在青春期以後發病,發作年齡一般在15~25歲。除了愛睡覺的特點,猝倒是嗜睡最特異的症狀,情緒激動、焦慮、恐懼等可誘發猝倒,如打麻將和牌、玩遊戲取勝時,在特別興奮的一瞬間,雖然意識清醒,但支配不了自己而突然癱倒在地。

睡癱也是嗜睡常見症狀,在睡醒後或入睡時發生,當事人意識雖然清醒,但全身無力,動彈不了,不能說話,一般數秒至數分鍾後會恢複正常。

嗜睡症表現為似睡非睡,對弱刺激有反應,能被叫醒並作簡短應答,但不久又入睡;昏睡表現為對強刺激始有反應,但不能應答。具體來說有以下表現。

1.白天睡眠過多或睡眠發作。

2.不存在從喚醒到完全清醒的時間延長或睡眠中呼吸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