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不會一邊聽對方說話一邊考慮自己的事。
5.即使對別人的話不感興趣,仍會耐心地聽完。
6.不會因為對說話者有偏見而拒絕聽他說話。
7.聽批評意見時不生氣,能耐心地把話聽完。
8.聽不懂對方意思時,坦然相告。
9.即使對方地位低於自己,也認真地聽他講話。
10.情緒激動或心情不好時,不會把自己的情緒發泄到別人身上。
11.利用舉類似例子的方法證明你能正確理解對方。
12.鼓勵對方表達思想。
13.歸納、重述對方的思想表達,以免曲解或漏掉信息。
14.不會隻聽想聽的部分,能抓住對方全部思想。
15.與人交談時注意交談位置,使對方舒服。
16.談話時,與對方保持適當的目光交流。
17.注意對方表達的情感,不停留在表麵。
18.以適當的姿勢鼓勵對方說出心裏話。
19.能觀察出對方是否心口一致。
20.注意對方的身體語言所表達的信息。
21.必要時邊聽邊做記錄。
22.不匆忙下結論,不輕易批評對方的話。
23.聽別人說話時能夠盡量排除周圍的幹擾因素。
24.不會向講話者連續提很多問題。
25.如果對方的表達能力差,會積極引導對方。
26.向講話者表示你理解了他的情感。
27.對方講話速度慢時,能夠及時整理出對方的主要意圖。
28.不指手畫腳地幹擾講話者。
29.力求聽明白對方講話的實質。
30.別人講話時不急於插話,不打斷對方的話。
評析:
選A為4分、B為3分、C為2分、D為1分,將各題得分相加,算出總分。
105~120分,說明你的傾聽能力很好。
89~104分,說明你的傾聽能力比較好。
73~88分,說明你的傾聽能力一般。
低於72分,說明你的傾聽能力比較差。
心理問題62 人際孤獨症
■
脆弱而又不尋求幫助,寧願疏遠大家
■問題描述
杜先生今年27歲,過著單身生活。他自稱,從17歲開始到21歲這個階段,他感到非常孤獨,尤其是在雨天或晚上的時候,他一個人躺在房間裏,強烈渴望有一個伴侶。幾乎每個晚上他都會不由自主地哭泣。雖然他感覺很痛苦,卻不願讓家裏人覺察到,連哭泣都盡量無聲無息。
他非常苦悶,總覺得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他覺得許多人素質太差、低俗、自私……而周圍的人認為他清高、自負、好表現,不願搭理他,還經常挖苦他。
杜先生很孤獨,他不知道自己是該隨波逐流呢,還是繼續保持獨特的個性?他現在遠離家鄉,在外地城市裏做著一份僅夠養活自己的工作,沒有愛人,也沒有朋友,經常發愁,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裏。
■問題分析
有些人常常覺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葉孤舟,性格孤僻、害怕交往、莫名其妙地封閉內心,或顧影自憐,或無病呻吟。他們不願投入火熱的生活中,卻又抱怨別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納自己。心理學把這種心理狀態稱為閉鎖心理,而把因此而產生的一種感到與世隔絕、孤單寂寞的情緒體驗稱為孤獨感。
我們內心的孤獨感從何而來?為什麼有的人身處鬧市卻覺得已經被世界拋棄,而有的孤身一人卻生活得充實而富足?
孤獨症是由於自己與他人的空間距離或心理距離(後者的作用更重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通信手段的應用已經使空間無法成為阻礙人們交流的鴻溝了)過大而感到交流困難,由此產生的心理障礙,嚴重者將最終導致抑鬱症。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屬於自己的經曆、體驗和意識,當一個人深深沉浸於自己的意識中,渴望自己的內心被他人理解又發現很難與他人交流的時候,便會產生精神上的孤獨感。
孤獨的人有不同的表現,有的人很自卑,對自己的主觀評價過低,覺得別人都不願意與自己交流,為了滿足自己維護與保全自尊的主觀願望,他們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將自己封閉起來,最終自陷孤獨境地。
有的人恰恰相反,很自傲,對於自己的主觀評價過高,認為身邊的人都過於平庸而不配與自己交往,其結果隻能是落得孤芳自賞、孤家寡人的境地。
還有一種人,他們對自己的評價就是“弱者”,他們認為自己是弱勢的一方,於是在生活的各個方麵都“自覺”地認為自己將是受嗬護、受照顧的,如果得不到別人主動的關心和照顧,他們脆弱和多愁善感的一麵便展現了出來,覺得別人都沒有理會自己,從而產生孤獨感。
孤獨會使人產生挫折感、狂躁感,令人心灰意冷,嚴重的還會厭世輕生。
孤獨心理的產生原因有以下幾點。
1.青年期的心理特點,使孤獨心理在青年人中比較多見。青年人正處在生命發展過程中的準成熟狀態,世界觀和人生觀剛開始形成,自認為已經長大成人,常常委屈地感到自己不被理解,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孤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