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的人往往有些孤獨。生活中犯過一些“小錯誤”,由於道德觀念太強烈,自己做錯了事,就看不起自己,貶低自己,甚至辱罵、討厭、摒棄自己,總覺得別人在責怪自己,於是深居簡出、與世隔絕。有些人十分注重個人形象的好壞,總是覺得自己長得醜。這種自我暗示,使得他們非常注意別人的評價,甚至別人的目光,最後幹脆拒絕與人來往。有些人由於幼年時期受到過多的保護或管製,內心比較脆弱,自信心也很弱,隻要有人說點什麼,就亂對號入座,心裏緊張起來。他們最怕到公開場合去,在生人麵前常顯得束手無策,於是幹脆躲在家中不出來。也有些人寧願獨身也不願成家,大男不成家,大多是不願意承擔起建立家庭、養育子女的責任;大女不出嫁,是在期待出現理想中的“白馬王子”。他們或者回避現實,或者期望過高,都將自己封閉起來。
■解決之道
一、學會關心別人
如果你期望被人關心和喜愛,你首先得關心和喜愛別人。關心別人,幫助別人克服困難,不僅可以贏得別人的尊重和喜愛,而且,由於你的關心引起別人的積極反應,也會給你帶來滿足感,增強你與人交往的自信心。
除了關心別人以外,有了困難你要學會向別人求助,因為別人幫助你克服了困難,你的心理當然就會從緊張轉為輕鬆。這不僅使你懂得了與人交往的重要性,而且由於你誠摯的致謝,別人也會感到愉快,這就實現了相互之間的情感交流。
二、學會正確評價自己
古語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在人際交往中,你對自己的認識越正確,你的行為就越自然,表現也越得體,結果也就越能獲得別人肯定的評價,這種評價對於幫助你克服自卑和自傲兩種不利於合群的心理障礙是十分有利的。
此外,“知人之明”對於合群也是非常重要的。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指出,人在評價別人時難免帶有主觀印象,結果常常因此而“失真”。比如,人們常常根據對方的一些個人資料(如籍貫、職業等)來推斷此人的性格,一般認為會計總是斤斤計較,小氣萬分。這種錯誤的認識,當然使你難以與人和睦相處。因此,隻要你能認識到這些偏見並不為之所囿,你就能合群了。
三、學會一些交際技能
如果你在與人交往時總是失敗,由此而引起的消極情緒也會影響你的性格。如果你能多學習一點兒交往的藝術,自當有助於交往的成功。例如,多掌握幾種文體活動技能,你會發現自己在許多場合都會成為受別人歡迎的人。
四、保持人格的完整性
莊子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與人相處時,當然不應苛求別人,而應當采取隨和的態度,但那是有限度的。因為隨和不是放棄原則,如果那樣,根本就不會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尊敬,自然無從使自己合群了。
保持人格完整的最好辦法,是在平素的待人接物中,把自己的處事原則和態度明確地表現出來,讓別人知道你是怎樣一個人。這樣,別人就會知道你的作風,而不會勉為其難地要你做你不願做的事,而你也不會因經常需要拒絕別人的要求而影響彼此間的關係了。
五、學會和別人交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