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分析
長假一結束,上班族紛紛回到單位,重新投入工作中。可不少人此時卻感到精神委靡不振、麵黃肌瘦、心情煩躁、精力不集中、睡不好、吃不香,沒有上班的激情,並伴有頭疼、疲勞、愛瞌睡等種種不適,但身體並沒有器質性病變。專家稱,這就是常困擾上班族的“假期綜合征”。還有的人在長假尚未結束時,想到又要回到繁雜的工作中,就感到頭疼、心煩乃至恐懼,這也是一種“假期綜合征”。
職業人士的假期綜合征,是由於在長假期間,打亂了正常的作息時間,破壞了飲食規律,人體各器官都超負荷運轉,引起心理、生理功能紊亂所致。患者會感覺渾身乏力、嗜睡、精力不集中、厭食、恐懼、孤獨和出現頭暈、口幹舌燥、煩躁、腹痛、腹瀉等症狀。
假期綜合征最容易出現的症狀有:疲憊、神經性厭食、上班恐慌症、孤獨症和旅遊後遺症。
1.身心疲勞症。患者會出現抑鬱、記憶力減退、失眠、倦怠、精神委靡、頭痛、腰痛、胃部不適、食欲減退等一係列症狀。
2.假日消化不良症。身體攝入過多的高脂肪或高熱量食物,加重了腸胃的負擔,引起消化不良。表現為腸胃不適,並伴有厭食傾向。
3.上班恐慌症。與平時的快節奏生活相比,節日期間一旦徹底放鬆,生活規律就被打破,於是造成心理和生理的種種不適。表現為身心疲憊、精神渙散。
4.孤獨症。無法同最親近的人共度假日,孤獨感隨著假日的臨近而加劇,看到周圍的人都歡聚一堂時,情形會變得更糟;另一種情況是不希望與親朋好友在一起,隻想一個人待在家裏,對於親朋好友的來訪感到煩躁。
5.旅遊後遺症。旅途勞頓和飲食不規律,打破了身體的酸堿平衡,外加環境改變、水土不服、人體的免疫力降低是導致以上症狀的病因所在。表現為感冒發燒、角膜發炎、牙痛、口腔潰瘍。
盡管在我們的想象中,假日,尤其是“十一”、春節這一類的長假應該是一年中最為快樂的休閑時光,人們可以借此同家人和朋友團聚,調整一下緊張了很長時間的神經和心情,但事實上,仍然有相當一部分人在假日,尤其是在長假裏感到憂鬱、沮喪和孤獨。他們甚至在假期結束之後的一段時間內仍為這類情緒所控製。
造成假日憂鬱的因素有很多,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和疲勞,不切實際的期望,社交活動過多,無法和最親的人團聚等都是其中之一。專家建議,如果你經常遭遇或現在正處於假日帶給你的消極情緒當中,不妨從下麵幾個方麵進行調整,相信它們不僅能幫你走出目前的情緒低穀,而且還能讓你在下一次假日之前就能早早地預防假日憂鬱。
■解決之道
一、心理上的解決之道
沒有或無法同最親近的人共度假日所帶來的孤獨感,最容易讓人在假日裏感到傷感,當你看到周圍的人都歡聚一堂時,情形就會變得更糟;另一種情況則正好相反,即家庭成員之間在願望上的衝突使你對假日失望,比如說,你希望和朋友外出旅遊,而你的父母卻堅持要你守在他們身邊,你隻好在百般無奈的情況下看著一年中難得的假日白白溜走。
對此類情況,專家建議,首先,要承認並發泄自己的消極感受。如果你最近失戀或失去了一位親人,假日裏懷舊和悲觀的情緒就會比往常更強烈。你應該對此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不要壓抑自己的這類感受。如果你想哭,你就痛痛快快地哭出來;如果你想獨自去酒吧,那就獨自去好了。不要顧慮在大家都歡笑的日子裏你痛哭會很不合時宜,或在別人都成雙成對的地方你孤身一人顯得有些另類,壓抑自己的某種情感隻會讓這類情感持續的時間更長,正確的辦法是釋放自己的壓抑情緒。
其次,不要對假日期望過高。再隆重的假日也是生活中的一天或幾天,這也就是說,你在平常日子裏能碰上的不順心,能遇到的不如意,在假日裏同樣也會遇到。將假日看得非同一般是很多人在假日裏感到失望和不如意的主要原因。要學會降低自己對假日的期望。比如,不要指望家裏的所有成員都有著和你一樣的假日計劃,不要盲目地認為在你想聚會的時候朋友們都恰好有時間,更不要幻想假日裏隻有美酒佳肴、歡聲笑語,電視、電影裏那些完美無缺的度假方式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不現實的。
二、經濟上的解決之道
假日會給所有的人帶來額外的經濟負擔。外出旅遊、互贈禮品、聚會聚餐、購物消遣等沒有哪一樣不讓人們付出比平常多得多的錢。假日當中的入不敷出和假日之後的捉襟見肘,也是令許多人感到煩惱和沮喪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