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職業心理障礙的秘密(3)(2 / 3)

工作狂的自我測試(二)

1.對工作的狂熱和興奮程度超過家庭和其他事情。

2.工作有時有薪酬,有時沒有。

3.將工作帶回家。

4.最感興趣的活動和話題是工作。

5.常常夜不成眠地思考工作。

6.額外工作的理由,是擔心無人能夠替你完成。

7.不能容忍別人將工作以外的事情排在第一位。

8.害怕如果不努力工作,就會失業或成為失敗者。

9.別人要求你放下手頭的工作先做其他事,你會被激怒。

10.因工作而損害與家人的關係。

評析:

以上答案“是”越多,則患工作狂的危險係數越高。

心理問題69 職業倦怠症

情緒低落,看什麼都不順眼

■問題描述

老林跳槽到了一家新的單位,他很慶幸自己能夠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專業對口,收入頗豐,還很穩定。這可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啊。工作伊始,老林尚能滿懷信心地投入工作,可是一年過去了,老林發現工作永遠是那樣按部就班,所有的程序都和計劃的沒有什麼差別,沒有任何新鮮感,自己再也不像剛來的時候那樣為了某個項目的完成而沾沾自喜了。這個工作不能再帶給他快樂和滿足,尤其是當他看到辦公室的種種爭鬥時,更感到厭倦萬分。他的情緒開始低落,行為變得古怪,經常發牢騷、發火……究竟自己是怎麼了?老林不能解釋。老林周圍有很多朋友也有類似的現象。

■問題分析

其實,老林是患上了職業倦怠症。所謂職業倦怠症,是指人們在緊張與忙碌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過程中,生活上的以及工作中的情緒感受會隨著大環境的變化,而呈現出一種緊張或不適應的負麵現象。

染上職業倦怠症的人猶如失去水的魚,備受窒息的痛苦。據調查,現代人產生工作倦怠的時間越來越短,有的甚至工作八個月就開始對工作厭倦,而工作一年以上的白領人士有高於40%的人想跳槽。上海一項調查顯示:在同一崗位工作滿兩年的人群中有33.3%的人出現了工作倦怠現象,有2.6%的人患上了職業倦怠症。產生職業倦怠症的人會出現生理上的疾病、心理上的不適以及行為上的障礙,若不及時處理將會給自己帶來不可預期的傷害。

心理學家多德拉認為,如果一個環境給你帶來了不良症狀和障礙,那麼你在這個環境中就會遇到許多心理上的衝突。要解決這些症狀和障礙就得去認識你身上存在的心理衝突。

一般白領心理上的衝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渴望成就與懼怕改變的衝突。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在一切基本需求都得到滿足的時候,實現自我價值就成了一個人的最終目標。職業顧問說,沒有變化的例行工作,最容易導致上班族工作倦怠。在變化中求生存,任何單調的東西隻能讓人生厭,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但是許多白領階層盡管已經對現狀產生厭煩,還是懼怕改變自己。多年養成的工作生活習慣已經定型,程式化的思維和工作方法已經固定,工作的辛苦和勞累、缺乏創新的刺激,已經使他們的大腦越來越懶惰,他們不願去想、不敢去想已經在危害著他們身心健康的種種因素。因此,他們一方麵缺乏成就感需要改變,一方麵又懼怕改變,二者的衝突自然就給本來就繁重的工作增加了不少危險。

2.做優秀職員與做合格家人的衝突。步入中年的白領通常擔當著不同的社會角色:公司職員、慈愛父母和孝順兒女等。特別是男性,家庭中的瑣事經常會占據其生活的一大部分,更容易陷入焦慮狀態中。眾多角色集於一身,難免會給人造成很大的壓力,既想工作上有所成就,又想顧及家庭的幸福,使許多職場中的人因為身不由己而陷入深深的苦惱中。

3.需要關懷與維護自尊的衝突。從某種意義上說,社會的進步和飛速發展使人產生了異化。為了使人力資源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企業采用了先進的管理措施和高級的技術設備,使人不停地處於碌狀態,進而減少了相互交流的時間和空間。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他本身對交往的需求永遠都是存在的,尤其是在工作壓力大的時候更需要情感上的撫慰。但是現代社會又給人提供了感情冷漠的土壤,特別是有了一定地位的白領階層,更是不願意放下自己的自尊心,不願意主動和人交流。盡管他們很渴望別人的關心,希望和別人交流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們還是龜縮在維護自己自尊心的安全地帶。

■解決之道

一、打破心理的界限,做自己的主人

在公司裏,很多人抱怨工作任務太繁重,沒有時間想自己該想的,做自己該做的。其實,這是惰性把你限製在了一定的活動範圍內,很多你認為無法改變的事物隻是自己心理的界限把它封閉了,勇敢地去想象、去突破、去改變,這樣你才會在職場瀟灑地遨遊。

二、轉移情緒,消除怨氣

良好的心態是生活快樂的秘訣。心理學家告誡: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不要帶著怒氣去工作和生活。再聰明的人也會因為情緒不良而失敗。做一個情商高的人不是什麼難事,隻要你每天注意那麼一點點就行。回到家前先告訴自己笑一笑;周末放下所有負擔,和家人一起逛逛公園;生氣的時候伸個懶腰,站起來走走;經常換不同的衣服穿……有心做到的人永遠會快樂。要知道,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