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外孕,胎寶寶不在子宮之內。
雖然可能會有以上胚胎異常的情況出現,但孕媽媽也不必過於擔心,這些異常都是可以通過醫院檢查來及時發現的。
孕媽媽不能平臥姿勢
平臥仰躺這種睡眠姿勢對一般人來說沒有問題,但對孕媽媽卻不行。因為隨著胎兒的日漸成長,孕媽媽子宮的重量也在慢慢增大。若孕媽媽長期仰臥睡眠,子宮的重壓就會壓著身後的下腔大靜脈和腹主大動脈,這兩條血脈如果受到壓迫,就會導致血流不暢,無論對孕媽媽還是胎兒都會有不良影響。
幫助孕媽媽好睡眠的方法
“墊高頭部 幫助呼吸”孕媽媽可以在睡覺時,把床頭抬高或把枕頭墊高,因為地心引力的關係,腹部會稍微向下移,減少對胸腔的擠壓,孕媽媽就可以呼吸更多的空氣。
“前墊後托 保持睡姿”孕媽媽采用左側睡姿時,可以在腹部下加一個軟墊,來托住沉甸甸的腹部,會讓自己舒服一點,在背後也可以同時加個墊子,幫助托住背部,可以幫助自己保持側睡的姿勢。
“墊高腳部 減輕水腫”孕媽媽在睡覺時把腳稍微墊高,讓靜脈血液回流心髒,可以減輕腳腫的情況。
自然分娩如何配合
分娩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大部分產婦都能順利完成。不必過分緊張和恐懼,更不要在宮縮加緊、強度增加時因疼痛而亂喊亂叫,因為這樣反而會阻礙產程進展,引起難產,具體配合方法如下:
“全身放鬆保存體力”第一產程宮縮不緊,應思想放鬆,盡量下地活動,或同別人聊天,以分散注意力。要按時排尿、排便,以免過度膨脹的膀胱和充盈的直腸影響胎兒的下降。宮縮時由老公協助按摩,宮縮間隙時,盡量放鬆全身肌肉休息,以保存體力。有條件時,於子宮口開大2厘米時要求醫生進行鎮痛。
“配合用力掌握呼吸”第二產程,根據醫生的指導或平時的練習在宮縮時配合用力。正確動作是雙腿蹬在產床上,雙手握住床把,或取抱膝位,或取蹲位。宮縮時,先深吸氣,然後屏住氣像排便一樣向下用力,盡可能屏得時間長點,緊接著做一次深呼吸後再深吸一口氣,再屏氣用力,這樣每次宮縮時用2~3次力。宮縮間隙時,全身放鬆,安靜休息,準備迎接下一次宮縮。胎兒即將娩出時,應按醫生的要求張口哈氣,以減輕腹壓,防止產道裂傷。
“當胎兒娩出後”這時可略休息,約3~5分鍾,再輕微用力,使胎盤、臍帶等全部娩出。
了解分娩三產程
“第一產程”主要是下腹部痛、背痛、腸痛,後期因產道的伸展和擴張,還出現直腸、下骶部、肛門,甚至大腿部疼痛。這一階段產婦自己可以運用調整呼吸、分散注意力、改變體位、自行按摩等方式來減輕疼痛,也可以借助於醫學分娩鎮痛的方法來減輕疼痛。
“第二產程”主要表現陰道和會陰痛,是由於陰道和會陰的擴張或器械的助產。這一階段需要用醫學方法來減輕疼痛,使用分娩鎮痛或局部麻醉來減輕疼痛。
“第三產程”主要是子宮收縮和會陰創麵的疼痛。20%產婦在胎盤娩出後仍有子宮收縮痛,但絕大多數不需要處理,經2~3天後自行緩解;創麵的疼痛可能用局部物理治療,如激光、紅外線照射,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
何時選擇剖宮產
●陰道出血,如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子宮破裂、前置血管出血等,不但危及母親也危及胎寶寶的生命,宜趕緊剖宮生產。
●巨胎症,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的定義,新生兒體重超過4000克就可將其稱為巨大兒,如經陰道分娩常會發生難產;胎寶寶外傷,采取剖宮產較安全。
●患有糖尿病,如羊水過多或巨胎症,易發生難產,或嚴重的糖尿病並發血管病變,胎寶寶反而較小卻需要剖腹生產,或胎寶寶已成熟,催生失敗時也需剖宮產。
●患有高血壓,如無法控製或演變成子癇症時,經催生不成,宜剖宮生產。
產後注意事項
經過分娩過程,新媽媽可能消耗了大量的體力和精力。當嬰兒一出生,大多數新媽媽的感覺是長舒一口氣,然後就想倒頭大睡。多半,這時有經驗的醫生或護士會輕輕地跟新媽媽說話,避免產婦睡著。醫生建議說,產後應閉目養神而非酣然入睡。新媽媽應按照醫生的指導慢慢按揉臍部和腹部,這樣有利於惡露下行,避免或減輕產後腹痛和產後出血,幫助子宮盡快恢複。這樣做,也能更好地協助醫生的檢查,讓醫生及時了解新媽媽分娩後陰道流血情況、子宮收縮情況,以及血壓、心率等情況。
產後盡早活動有益處
盡早下地活動能夠使新媽媽的體力和精神都得到較快的恢複,並隨著活動量的加大,能增加食欲,這有助於乳汁的分泌,促進腸道的蠕動,使大小便通暢,有利於防止便秘、尿瀦留和腸黏連的發生。
由於產後血流緩慢,極易形成血栓,所以新媽媽應盡早下地活動,這能促進血液循環與組織代謝,防止血栓的形成,同時,還利於子宮複舊和惡露的排出。
新媽媽盡早下地活動還能鍛煉肌肉,加強腹壁肌肉的收縮力,使分娩後腹壁鬆弛的情況得到及時改善,有助於新媽媽早日恢複苗條的身材,防止產後肥胖的發生。
產後洗浴要小心
一般認為,正常分娩的產婦分娩後2~5天便可以洗澡,但是不應早於24小時,以選用淋浴為佳。產後6周內不宜洗盆浴或在大池洗浴,以免不潔洗澡水流入生殖道,引起感染。洗澡前應避免空腹,防止發生低血糖,引起頭暈等不適。
在冬天洗澡,必須避風,浴室宜暖,水溫適宜,洗澡時不能出太多的汗。
夏天的浴室宜空氣流通,洗澡水與人的體溫相宜,37℃即可,不可貪涼,室溫20℃最為適宜。
產婦梳頭能保健
大腦是指揮和調節人體各種活動的神經係統中樞。梳頭是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最理想的辦法。
對產後的新媽媽來說,梳頭同樣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新媽媽在梳頭時,注意不要用新梳子,因為新梳子的刺比較尖,不小心就會刺傷頭皮。最好選用牛角梳,梳頭應早晚進行,早上起床洗漱完畢後梳頭,晚上入睡前梳頭。如果新媽媽有脫發的症狀,應在梳頭的同時,用手指肚輕輕按摩頭皮。用十指揉搓頭皮,從前額經頭頂到枕部,也可用十指指尖像梳頭一樣梳理頭皮,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增加毛囊的營養供應和促進新發生長。
產後的飲食原則
產後的飲食要依據產婦的身體健康狀況調整,基本原則是:少鹽、少油膩。除了雞、魚、蝦、肉外,最好選擇柔軟易消化、無刺激性的溫和食物,如胡蘿卜、萵筍、紅莧菜、菜花等蔬菜。水果方麵以蘋果、葡萄、荔枝、桂圓等水果為佳。
產婦在生產完的3天內身體極其虛弱,通常既口渴,胃口也不佳,這是因為在生產的過程當中血液和水分大量流失,因此最好吃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古代醫家的建議是吃小米粥,既有營養也好下口,為了通便可以另加一盤清爽可口的炒青菜;兩三天後,胃口漸增,才開始進食其他滋補品。但胃口差時不要吃得太油膩,早晚喝熱牛奶,每天吃1~2個蛋,然後慢慢再酌加雞、魚、蝦、肉等,蔬菜與肉類要平均分配,均衡補充鐵質、鈣質、蛋白質等營養素和纖維素,除了恢複體力外亦有助於乳汁的分泌。
有趣的遺傳基因
不少爸爸媽媽會對未來寶寶的相貌進行一番想象,眼睛像誰,鼻子像誰等等。其實,孩子對父母相貌的遺傳是有規律可循的,通過下麵這個圖表,就可以推測出寶寶更像媽媽還是更像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