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常見婦科病的防治與調養(1 / 3)

女性腫瘤信號自測

“乳房自測法”在洗澡的時候,用眼和手自測乳房,如發現乳房發紅發脹、流出分泌物、凹陷、包塊、皺紋,有不規則斑點,或者出現乳頭扁平、內陷。應該馬上到醫院檢查以排除乳腺癌的可能性。

“經期自測法”女性應該建立一個自己的經期筆記,不但需要記錄每個月的經期時間,更要詳細地記錄好經色和經量,或者其他不良反應,這樣不但可以對子宮肌瘤或卵巢囊腫等疾病進行預防監控,也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提供給醫生比較完整的病情描述。

“體重自測法”如果女性在沒有減肥的情況下,無原由的瘦得很快,這時,女性朋友們就應該引起注意了,這很有可能是體內的腫瘤在作怪。

“皮膚自測法”當女性朋友的下眼瞼處突然出現很多的黃褐斑時,這可能是卵巢係統出了問題,直接導致了內分泌失調所引起的。

子宮頸癌的發病原因

“與性生活、婚姻的關係”性生活過早的婦女,其宮頸癌的發病率較18歲以後開始性生活的要高4倍。現已證實若婦女與多個男子發生性關係,其發生宮頸癌的機會較多,處女則很少患宮頸癌。

“與配偶的關係”包皮垢積存與婦女的宮頸癌的發病率有密切關係,包皮垢中的膽固醇經細菌作用後可轉變為致癌物質。

“病毒或真菌感染”單純皰疹病毒Ⅱ型、人乳頭瘤病毒、人巨細胞病毒以及真菌感染可能與宮頸癌的發生有關。

“其他因素”宮頸裂傷和宮頸糜爛與發病有關。

預防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雖然占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二位,但死亡率很低。專家提醒患者,該病的早期篩查的手段非常方便,比如TCT;預防措施也十分簡單,隻要注意以下幾個事項就行,如:①積極參加婦女病普查;②重視宮頸慢性病的防治,積極治療宮頸癌前病變如宮頸糜爛、宮頸濕疣、宮頸不典型增生等;③提倡計劃生育和晚婚晚育;④普及衛生知識,加強衛生保健;⑤加強性教育。

什麼會導致外陰癌

部分婦女外陰衛生不良,長期慢性炎症的刺激導致細胞癌變。

患有梅毒和其他潰爛性性病者易發生外陰癌。

某些內科疾病,如肥胖症、高血壓、糖尿病等,常引起外陰癌。

過早絕經,據統計外陰癌患者比一般婦女早3~5年絕經。

患者常同時並發其他器官癌,如乳腺癌,可能與女性內分泌失調有關。

如何預防外陰癌

●注意外陰部衛生,避免分泌物的長期刺激。

●如果女性出現外陰瘙癢時,應該積極去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注意不使用刺激性強的藥物清洗外陰。

●若發現外陰有結節、潰瘍和白色病變等,應及時就醫。

●若活體組織病理檢查結果為不典型增生者,是為癌前病變,則應行外陰病變單純切除術,將切下的組織全部送病理檢查,仔細尋找有無癌變的地方;若證實為癌變,則手術應擴大,甚至實行外陰廣泛根治術,術後還需嚴密隨訪,避免複發。

陰道癌有哪些症狀

陰道癌是發生在陰道部位的惡性腫瘤,陰道癌在美國占婦科惡性腫瘤的1%。陰道癌主要是鱗狀上皮癌、毛膜上皮癌,其他如腺癌、肉瘤及惡性黑色素瘤更為罕見,不少婦產科醫生在醫療實踐中,隻見過僅有的幾例病人,因陰道的繼發性癌則較多見,在診斷原發性腫瘤前應考慮及排除繼發性陰道癌的可能性。

陰道癌的臨床主要表現為:陰道出血、月經不規則、性交出血、絕經後出血等,陰道有水樣、血性或肉汁樣分泌物,並有惡臭。晚期出現尿頻、尿血、尿痛、肛門墜脹、便血、便秘和陰道痛等。嚴重者可形成膀胱陰道瘺或直腸陰道瘺。

如何治療陰道癌

“手術切除”適於早期患者。如患原位癌者為青年婦女,手術時應考慮保留陰道功能;除原位癌外常須行超根治性手術,如子宮根治術、陰道部分切除術及盆腔淋巴清除術,適用於陰道上段早期癌。外陰、陰道根治及腹股溝或盆腔淋巴清除術,適用於陰道下段較小而局限的病變。

“放療”放射治療的方案決定於癌瘤的部位及浸潤範圍。穹隆部的腫瘤治療同子宮頸癌。陰道旁有浸潤則給全盆外照射繼以局部鐳療。因陰道癌對放射線敏感,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卵巢囊腫有哪些症狀

囊腫生長緩慢,早期無症狀,往往在婦檢時偶然發現。腫瘤逐漸長大後,會有腹脹不適感或自己摸到腹部有腫塊,有的同房時疼痛。壓迫膀胱可引起尿頻、尿不暢;壓迫輸尿管可引起輸尿管積水、腎盂積水而腰痛;壓迫腸管可引起腸脹氣和便秘。囊腫還會發生扭轉、潰破、腹膜炎,造成嚴重腹痛腹脹、呼吸困難、食欲降低、惡心及發熱。當影響到激素生產時,會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或體毛增多等症狀。囊腫長期存在,有可能發生惡變。

怎樣預防卵巢囊腫

卵巢囊腫如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則有預防惡化和轉移的意義。可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普查。不論良性或惡性卵巢腫瘤的早期病人,常無明顯的症狀,通過婦科普查、盆腔B超檢查,能及時發現。因此,婦女應定期普查,千萬不能疏忽大意,以免喪失早期發現疾病的良機。

檢查發現卵巢增大時要注意以下幾點所有卵巢實質性腫物都應及早手術;腫物如超過5厘米,經過1~3個月觀察不縮小,或增大,須及時手術;月經期和產後婦女應特別注意攝取營養、嚴禁房事,保持外陰及陰道的清潔,心情舒暢穩定;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飲食富於營養,宜清淡、易消化,保持身心健康。

卵巢癌有哪些症狀

下腹不適或盆腔下墜:可伴胃納差、惡心、胃部不適等胃腸道症狀。

“腹部膨脹感”卵巢癌即使臨床早期也可以出現腹水,或腫瘤生長超出盆腔在腹部可以摸到腫塊。

“壓迫症”腫塊伴腹水者,除有腹脹外還可引起壓迫症狀,如橫膈抬高會引起呼吸困難,不能平臥,心悸;由於腹內壓增加,影響下肢靜脈回流,可引起腹壁及下肢水腫;腫瘤壓迫膀胱、直腸,可有排尿困難、肛門墜脹及大便改變等。

“疼痛”卵巢惡性腫瘤極少引起疼痛,如發生腫瘤破裂、出血或感染,或由於浸潤,壓迫鄰近髒器,可引起腹痛、腰痛等。

“貧血”由於腫瘤的迅速生長,患者營養不良及體力的消耗:患者會呈貧血、消瘦及形成惡液質的體征,此種情況常是卵巢惡性腫瘤的晚期症狀。

確診月經紊亂及內分泌症狀腫瘤間質成分產生激素或腫瘤破壞雙側卵巢,可導致月經紊亂或陰道流血;功能性卵巢惡性腫瘤如顆粒細胞瘤,可產生過多的雌激素而引起性早熟;睾丸母細胞瘤可產生過多的雄激素而引起男性化的表現,臨床上會出現不規則陰道流血或絕經後陰道流血。陰道流血除與卵巢惡性腫瘤本身有關外,還常伴有子宮內膜病變,如子宮內膜增生過長或子宮內膜癌。

怎樣預防卵巢癌

為了早期發現卵巢惡性腫瘤,應注意下列幾點:

所有卵巢實性腫塊,或大於5厘米的囊腫,均應進行手術切除。

月經初潮前和絕經後婦女,有卵巢性腫物,應考慮為腫瘤。生育年齡婦女有小的附件囊性腫塊,觀察2個月未見縮小者考慮為腫瘤,觀察期間增大者隨時手術。

盆腔炎性腫塊,尤其懷疑盆腔結核或子宮內膜異位性腫塊,經治療無效,不能排除腫瘤時應手術探查。

絕經後發現子宮內膜腺瘤樣增生或內膜腺癌,應注意卵巢有無腫物,並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什麼樣的人容易得子宮肌瘤

與十幾年前相比,子宮肌瘤越來越青睞三四十歲的中年女性,特別是未育、性生活失調和性情抑鬱這三類女性。婦科專家介紹,子宮肌瘤的具體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確,但研究表明,激素分泌過於旺盛,是導致子宮肌瘤的最普遍原因,而女性的這三種行為模式,是造成內分泌紊亂,導致激素分泌過剩的罪魁禍首。

如何治療卵巢癌

卵巢癌的治療原則是以手術為基礎的多種方法,包括化療、放療等的綜合應用。手術不僅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而且是確定診斷明確分期及了解病變播散範圍的主要方法。

子宮肌瘤自查方法

子宮肌瘤引起相應的臨床症狀,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四步法來進行自查:

“觀血”月經增多、絕經後出血或接觸性出血等,常常由於宮頸或宮體發生腫瘤所致,所以,除正常月經以外的出血,都要究其原因,以對症診治。

“觀帶”正常白帶是少量略顯黏稠的無色透明分泌物,隨著月經周期會有輕微變化,但膿性、血性、水樣白帶等都是不正常的。

“自摸腫塊”清晨,空腹平臥於床,略彎雙膝,放鬆腹部,用雙手在下腹部按觸,由輕淺到重深,較大的腫物是可以發現的。

“感覺疼痛”下腹部、腰背部或骶尾部等疼痛,都要引起注意。

自查發現異常,最好及時到醫院檢查。凝固刀手術是近年來診斷及治療子宮肌瘤比較普遍的方法,對治療黏膜下肌瘤、肌壁間肌瘤等子宮肌瘤都適用,凝固刀手術的優點在於保全子宮完整性,不影響生育等功能。

子宮肌瘤的家庭預防措施

“避免人工流產”人工流產次數多會導致子宮肌瘤,因此夫妻雙方應積極采取避孕措施,盡量避免或減少人工流產次數。

“調節飲食”婦女應該多吃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如果月經量過多,要多吃富含鐵質的食物,以防缺鐵性貧血。

“定期去醫院複查”如果發現子宮肌瘤,一般應36個月複查一次,如肌瘤增大較明顯,出血嚴重,則應進行手術治療。

“保持樂觀的心態”心情愉快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每個人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壓力與不順處處存在,所以必須擺正心態,以樂觀的心情麵對人生。

子宮內膜癌的症狀

主要的臨床症狀是不規則陰道出血。絕經後出血為本病特征。絕經前表現為月經量多,經期延長,勞累用力後有少量陰道出血。其次為陰道排液量增多,水樣或血水樣。病程晚期可有貧血、消瘦、下腹及腰骶部疼痛等。

子宮內膜癌的發病因素

長期持續的雌激素刺激。臨床上子宮內膜癌多見於子宮內膜增生過長、延遲絕經、多囊卵巢、卵巢女性化腫瘤,以及絕經後長期服用雌激素的婦女。此病多發生於未婚、未育及少育者,這與子宮內膜受雌激素刺激時間較長有關。因為妊娠時,卵巢分泌激素的改變,相對地受單純雌激素的刺激減少。此病常發生於肥胖、患糖尿病或高血壓的婦女,其中肥胖婦女,可能與體內黃體酮量增加有關。

遺傳因素。家族中有患癌者,其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也增高,認為與子宮內膜中雌激素的受體量有關。

子宮內膜癌的治療

子宮內膜癌的治療,仍以手術切除子宮為首選方法,手術前後酌情配合放療。單純放療僅適用於晚期患者、年齡過大或因合並有其他慢性疾病不宜手術者。高效孕酮類藥物對控製癌的發展有一定的療效,若與放療合並使用,可增加癌細胞對放療的敏感性,這已成為子宮內膜癌的綜合治療措施之一。

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在西方發達國家其發病率居女性生殖器官惡性腫瘤的第一位。近年來我國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也有明顯上升的趨勢。子宮內膜癌的預防主要針對與發病有關的因素,提出如下建議:

●有更年期異常出血,陰道排液,患有肥胖、高血壓或糖尿病的婦女,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早期確診。

●治療癌前病變。對子宮內膜增生過長,特別是不典型增生患者,應積極給予治療。療效不好者及時手術切除子宮。

●有良性婦科疾病者,最好不采用化療,以免誘發癌變。

●嚴格掌握雌激素的使用,尤其是絕經期前後的婦女不濫用雌激素。若必須使用雌激素時,同時服孕激素以定期轉化子宮內膜,可以預防子宮內膜癌的發生。

子宮內膜異位症有哪些症狀

“痛經”是一種常見而突出的症狀,多為繼發性,一般發生在月經前期、正值月經時及月經後期。

“月經過多”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月經量往往增多,經期延長。可能由於內膜增多所致,但多伴有卵巢功能失調。

“不孕”子宮內膜異位患者常伴有不孕。

“性交疼痛”發生於子宮直腸窩、陰道直腸隔的子宮內膜異位症,使周圍組織腫脹而影響性生活,月經前期性感不快加重。

“大便墜脹”一般發生在月經前期或月經後,患者感到糞便通過直腸時疼痛難忍,而其他時間並無此感覺,為子宮直腸窩及直腸附近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典型症狀。

“膀胱症狀”多見於子宮內膜異位至膀胱者,有周期性尿頻、尿痛症狀;侵犯膀胱黏膜時,則可發生周期性血尿。

婦科炎症主要分類一覽表

婦科炎症是女性最常見的婦科疾病,雖然不會危及生命,但也嚴重影響了女性的工作與學習,如果病情發展嚴重,還會影響女性的嬌美容顏。許多女性常常因為羞於啟齒,將婦科炎症變成永遠說不出的痛。

自測自查:及早發現婦科炎症

女性自查外陰方法,概括起來有三個字,即“望、聞、觸”。

“望”用一麵小鏡子,放在外陰下麵,前後左右移動鏡子照視,借助鏡子的幫助,觀察自己的外陰部。另外,通過觀察陰道分泌物,也能從中發現一些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