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做最好的家庭醫生(2 / 3)

給患者喂食的方法

老年患者或重病患者需要以羹匙來喂食。食物應做得熟軟一些,以利於吞咽。喂食時,應讓患者保持一種舒服的體位。在他頦下塞一片餐巾。最好先嚐試一下食物的溫度,確定冷熱合適時,再用羹匙喂食。在喂患者飲用流質時,最好要用一種可以彎轉的吸管來喂食。不但方便而且更容易控製患者攝入流質飲食量的多少。當患者平躺在床上攝入流質時,用彎管來控製其吸食量就變得更為重要。重病患者隻能吃流質食物。為使患者獲得足夠的營養,流質食物應包括牛奶、蛋、糖、水果汁或水果泥在內。總之,給患者喂食,需要耐心和細心。

過期藥品不可服

購買和服用藥品前要記得查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日期,過期藥品千萬不可吃。由於儲存條件或一些特殊情況,有些藥雖然尚在有效期內,但也已經變質,這類藥同樣不可服用。你可以通過比照下列提示來判斷藥品是否已經變質:

“注射劑”液體混濁,有沉澱或晶體析出結塊或變色。

“糖衣片”變色、裂開、粘連。

“膠囊”變軟、破裂、內容物變質。

“散片”吸潮、結塊、發黏、發黴。

給病人服藥的注意事項

給患者服藥,一定要遵照醫生的指示:每天給藥劑量、次數,以及每隔多久服藥一次等。不能因為患者病痛減輕就停止服藥,否則會促使病情複發。給患者服用藥水時,要確保給藥量精確。患者服用藥片或膠囊時,一般用溫開水送服。患者有時會對某種藥物產生過敏性反應。所以服藥後,如果發生了與病情不相幹的症狀,應該立刻向醫生報告,以便及時處理。

服藥姿勢很重要

不舒服時大多數人喜歡臥床休息,連吃藥的時候也不願起來,而隻是微微抬起頭,喝下藥便再躺下去。其實,躺著吃藥的習慣很不好,因為這個姿勢很容易使藥物黏附於食道壁上,這不僅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局部炎症,嚴重時還會損傷食道壁,埋下患食道癌的隱憂。所以,即使不想下地站服,也一定要采用坐位的姿勢服用藥物。

如何使用眼藥水

●清洗雙手,以免眼睛與手指接觸感染。

●滴眼藥水時最好采用平躺的姿勢,不要把頭仰得過高。

●用手將眼睛稍微撐開,將眼藥水瓶嘴對準眼睛,使其滴到眼皮的結膜囊內。

●眼藥瓶嘴不可以接觸到眼睛或眼睫毛,以防藥水瓶汙染。

●滴完後閉上眼睛,用手指輕輕按壓內眼角處的淚小管,保持3分鍾左右。

服藥喝水莫過量

幹吞藥物對食道不好,服藥時大量喝水也不行。因為水喝多後胃酸會稀釋,從而降低身體對藥物的溶解吸收。一般來說,服用固體藥物時,喝一小杯溫水足夠。而服用液體製劑,則最好喝完5分鍾以後再喝水。

服中藥的注意事項

中藥最好在飯後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服用,這樣可避免其中的某些成分對胃黏膜造成刺激。

喝中藥時最好不要用茶水,而服藥前後一小時左右最好不要喝咖啡、牛奶、豆漿等飲品,以免中藥成分與茶的鞣質、咖啡因、蛋白質等發生化學反應,影響療效。

臨床表現為熱象的病人,不宜食用辣椒,以免抵消清熱滋陽藥物的作用。

服用人參、阿膠等滋補藥物時,不宜與蘿卜同食,以免減低藥物功效。

如果服用中藥後有不舒服或腹瀉等現象請立即停服,告知醫生。

若覺得中藥口味苦,可在喝完後食用糖果,但切勿在中藥中加糖同服。

飯前飯後莫混淆

藥品說明書一般都會清楚地標明該藥物的服用時間和次數,例如“一天三次,飯前服用”等。對此,大多數人會理解為根據吃飯的時間服用藥物,其實這是不對的,正確的理解應該是把一天的時間平均分成3段,每間隔8小時服用一次。

這類藥物如果按照白天進餐的時間過於集中地服用,很容易造成血藥濃度過高,引發危險。而“飯前服用”的真正含義是空腹服用,所以,如果你在飯前食用了很多零食,那麼即使從時間上看是“飯前”,再服用此藥也是效果不佳的。反之,標明“飯後服用”的,則需要在進食後服用,而且一般還應隔半小時以上。

不要將藥片掰碎或水溶

把藥物掰開或用水溶解後再服用,不僅影響療效,還會加大藥物的不良反應,所以,除非藥品說明書上注明可以這樣服用,否則最好不要這樣做。如果服藥者是嬰幼兒,服整藥很困難,最好先谘詢下醫生的意見。對於那些難以下咽的中成藥大藥丸來說,是可以用清潔的小刀分割或調成稀糊狀後再用溫開水送服的。

不要用維生素C藥片代替蔬果

人工合成的維生素C是不能完全取代蔬果來供給人體對維生素C的需求的,這是因為:蔬果中天然的維生素C與人工合成的維生素C相比,有其獨特的優點,那就是天然的維生素C更易被人體吸收和發揮作用。長期服用維生素C藥片可在體內產生大量草酸,形成腎結石,而蔬果中的維生素C卻不會有此後果。隻有出現維生素C缺乏症狀或出於治療其他疾病的需要,才可以考慮用藥品維生素C來做補充治療。

不要濫用速效感冒膠囊

近幾年來速效感冒膠囊幾乎成了家庭必備藥品,許多人咳嗽、頭痛、流涕、咽痛都服用它,甚至還常用來預防感冒,這是不對的。本品大劑量服用會引起中毒反應,甚至危及生命。

速效感冒膠囊內含有人工牛黃、酸氯苯即敏(撲爾敏)、咖啡因和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其中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是一種非類固醇類解熱鎮痛藥,過敏體質的人服用,可導致粒細胞減少,過敏性皮炎;若腎功能減退的病人服用,可導致間質性腎炎,甚至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所以千萬不要濫用速效感冒膠囊。

怎樣判斷病人異常呼吸

“間停呼吸”呼吸深度較正常淺,有規律地呼吸幾次後發生呼吸暫停。間隔短時間後再次開始呼吸,如此反複進行。

“潮式呼吸”呼吸逐漸變淺,乃至暫停,間隔短時間後開始呼吸,由小變大,成為深呼吸,再度變小、停頓。周而複始,像海潮一樣。

“鼾聲呼吸”睡眠時打鼾可能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嚴重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

“點頭呼吸”吸氣時頭向上抬,呼氣時則向下,隨著呼吸呈頻頓點頭狀。

發生窒息怎麼辦

首先讓窒息者躺在空氣流通的地方,解開其頸部的衣領,使其不受壓迫束縛,然後進行人工呼吸。

如果患者已倒在地上,就應把患者身體扶平,讓其仰臥,救助者分腿跪在患者雙髖外側。一手的掌根放在患者上腹,另一隻手重疊,迅速而用力地向下壓,反複多次。

不要試圖取出嵌入患者咽喉內的異物,這樣做有可能使異物更深地嵌入氣管。如果異物已吐出但患者無呼吸,應開始實施心肺複蘇術。

不要打擊患者背部或壓擠其胸部,也不要讓患者的頭部偏向一側。

發生中暑怎麼辦

立即將患者轉移至陰涼、通風、幹爽的地方,用扇子或電扇扇風,用冷水擦或噴淋患者身體,有條件的可用酒精擦身。將冰塊放入塑料袋內,放在患者的額頭、頸部、腋下和腹股溝等處。如果患者有意識,可以讓他飲服綠豆湯、淡鹽水或西瓜水解暑。服用仁丹、藿香正氣水等藥物。如患者中暑昏迷,可按壓其人中穴。清醒後的患者,應在涼爽通風處充分休息,同時飲用大量淡鹽水。

昆蟲蜇傷或咬傷

“蜂類蜇傷”首先要迅速拔除毒刺,或用針將毒刺桃出。切勿擠壓蜇傷處,以免使更多的毒液進入血液。及時將鮮馬齒莧、夏枯草、野菊花葉等搗爛外敷。初步處理後,應立即到醫院進一步處理治療。

“蜘蛛咬傷”被蜘蛛咬傷時要先徹底清洗傷口,然後用殺菌液消毒。

“蚊蠅叮傷”蚊蠅叮傷後先用肥皂和清水衝洗被叮部位,然後抹些殺菌劑,即可止癢、止痛。

“其他蟲咬”被跳蚤、蚊子、毛毛蟲或螞蟻叮咬後,塗點牙膏、食醋、檸檬汁、搗碎的蔥葉、大蒜、洋蔥等均可止癢、止痛。

扭傷與扯傷

“冷敷”把冰塊放在塑料袋中,用錘子把冰塊砸碎,紮緊袋口,然後用毛巾包住塑料袋敷在受傷處。

“包紮”輕輕地拿開冰袋,用繃帶包紮傷口。

“抬高傷肢”包紮完後,把傷肢抬到高於心髒的位置。

燒燙傷,你該怎麼辦

迅速脫離熱源。如果燙傷處有衣物,應立即脫下衣物,用涼毛巾敷在燙傷處。注意:如果燙傷處與衣物粘在一起,切勿強脫衣物。四肢燙傷時,將傷處放在自來水龍頭下衝淋或將其直接浸入到冷水中,待疼痛感基本消失後,塗上濕潤型的燒傷膏。輕度燙傷時,用冰塊敷在燙傷處、塗抹獾油或燒傷膏即可。如果燙傷麵積較大,按上述有關建議處理後,應盡快去醫院就診。

擦傷與割傷,莫慌張

一般的割傷先甩肥皂及冷水衝洗傷口,清除傷口裏的殘留物,然後用止血紗布和藥進行包紮止血即可。更換敷料時,如果發現傷口周圍發紅並向外伸展,應盡快就醫。如果傷口在手臂上,應取下手腕上的飾物,壓迫傷口並抬到高於心髒的位置。如果傷口在大腿上,除了要壓迫傷口外,還要壓迫腿部的動脈。初步處理後,應立即送往醫院治療。擦傷的話應先用肥皂水、消炎藥水或冷水衝洗傷口,清除傷口裏的殘留物,然後再塗抹抗菌藥膏。一般情況下不要包紮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