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不難看出,大部分白領人士為工作、為仕途都犧牲掉了自己鍛煉的時間,缺乏體育鍛煉也已經成現代生活方式的一種通病。經廣泛的調查與研究,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年世界衛生日宣布:缺乏體育鍛煉對人體健康存在嚴重的影響。它將直接導致諸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肥胖症等疾病發病迅猛增長。也因為缺乏體育鍛煉,每年大約有200萬死者的死因歸咎於缺乏體育鍛煉。
有鑒於此,世界衛生組織大力倡導:每天要進行約30分鍾適度的體育鍛煉。除了個人生活方式的改變,還建議政府及其決策者為人們創造有益健康的外部運動環境;執行能夠保證人們步行和騎自行車更為安全的交通政策;在臨近公園、運動場和社區中心的公寓、學校、社區和衛生服務中鼓勵開展體育運動項目。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布倫特蘭博士說:“我們都應該準備為健康而運動,采用健康和活躍的生活方式。2002年世界衛生日是對每個人、每個家庭、各個團體、政府及其決策人發起運動有益健康行動的號召。”
同樣,針對白領極度缺乏體育鍛煉而導致的各種疾病,醫療專家也指出,精英白領應該選擇一項或幾項自己喜歡的運動,同時把它作為一個愛好和快樂投資長久堅持下來,不僅身體可以變得強健,意誌也會更堅強,心胸更開闊。
專家提醒,即使你是個“忙人”,也能通過“化整為零”的鍛煉,日積月累達到理想的效果。作為辦公室一族,每天不得不伏案工作,坐著的時候,也可以不時地活動活動腳腕,以腳為軸,向左向右繞圈,或者上下拍打,或者左右搖動,或者做著各種複雜的細微動作,或者隨著音樂節拍活動。在坐著的時候還可以活動頸部,把頭部左右轉動,或者把頭向後拉,把肩部向後拉,前後繞圈,揉捏脖頸後部的肌肉和脊椎骨。這些運動絲毫不影響工作,還會帶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有病早求醫
如果說白領們由於忙得沒有時間鍛煉問題還不夠嚴重的話,忙得他們生了病也沒有時間看病問題就嚴重了。調查顯示,在有疾病的精英白領中,35%不願去看醫生,而且精英白領們在醫生麵前謊報病情的情形更加嚴重。將近一半的人在有病時自己買藥解決,有1/3的人則根本不理會任何表麵的“小毛病”。許多上班一族的疾病被拖延,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一些疾病被藥物表麵緩解作用掩蓋而積累成大病。
沒有時間看病,當然也就更沒有時間去做健康體檢了。白領人士通常沒時間來體檢,他們的身體狀況往往呈現從健康到亞健康,直至疾病的產生。他們在亞健康狀態的時候,雖然感覺疲勞,但總將之歸結為工作太忙,不予注意,就堅持著頂下去,結果就有可能發展為疾病。
特別中年白領人士,是“亞健康”的高發人群之一,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們較普遍存在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黏稠度、高體重以及免疫功能偏低等體征,並且向心腦血管疾病演變的概率極高。因此,40歲以上的人更要注意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腦梗塞以及某些腫瘤的篩查。通過定期全麵的健康體檢來對疾病進行一級和二級預防,可達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少受罪、多省錢的效果。
定期檢查身體
無論年輕年老,不論工作性質如何,人們最好每年體檢一次。尤其是打拚在職場上的白領,更應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每年讓醫生進行一次體檢能帶來不可估量的好處。首先,通過體檢建立了密切的醫患關係,這種關係在突然出現健康問題時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同時,這種關係還能使醫生為您提供更為有效的衛生保健服務。另外,定期與同一保健醫生見麵能得到更好的保健建議,比如進行乳房X線照片篩查和病毒滅活疫苗注射的建議。
研究表明我們並不需要每年都進行全麵的身體檢查。那我們究竟應該怎麼進行體檢呢?
●沒很必要每年都進行體檢
除非大型衛生組織建議你每年都必須進行全麵身體檢查,你可能不會意識到大多數人都不需要每年進行從頭到腳的全麵檢查。為什麼不需要呢?因為對於健康人群,常規的每年體檢並不能達到早期疾病查明和預防的效果。有些專家認為,醫生和患者應該一道根據個體風險因素和年齡製定針對性更強的體檢方案。在體檢或者因為其他原因進行複查時,醫生還可以提醒你進行篩查並采取預防性措施。
●進行身體的全麵檢查
如果你原來習慣進行包括心肺、腹部檢查、聽覺和視力檢查以及抽血檢查血糖、甲狀腺功能或其他功能測試的體檢,那麼檢查項目的減少會讓你覺得沒有接受到全麵的衛生保健。研究表明,認為自己並沒有從醫生處得到所需要保健的患者,或對醫生的信任度較低時,可以考慮更換醫生。
體檢分類
體檢可以分為每年一次的身體檢查、健康保養拜訪或者定期健康檢查。在40歲左右能定期檢查並對推薦的疫苗注射和篩查進行複查;在合適的間隔時間內,醫生將為你進行宮頸抹片檢查和臨床乳房檢查;醫生將詢問你的聽覺和視力有無變化,以及你是否定期進行牙齒保健;
●基本檢查項目
體重、血壓和身高測量。如果您已經有45周歲或者45周歲以上並從未進行過膽固醇水平測定,或者還是在5年前測定過,醫生可能建議你進行膽固醇水平篩查。醫生還會詢問你是否吸煙或飲酒。雖然Ⅱ型糖尿病篩查和膽固醇疾病篩查並非特別推薦檢查項目,但是醫生可能根據你個人麵臨的風險因素而要求檢查這些項目。全血細胞計數、心肺聽診和尿分析也同樣如此。
●健康谘詢
醫生可能會提供一些關於飲食、鍛煉水平、日光照射、性行為、絕經期抑鬱、鈣攝入、戒煙、飲酒和安全帶使用的建議。醫生還將詢問你是否感到壓抑。你應該告訴醫生現在家庭成員患有的疾病,因為這些疾病可能對你的健康帶來額外的影響。
●藥物預防
如果是乳腺癌的高危患者,需要谘詢醫生是否可以口服他莫昔芬或者雷諾昔芬進行預防。盡管對女性口服阿司匹林預防心髒病還有異議,但如果患心髒病的可能性很高,醫生還是會建議你口服阿司匹林進行預防。
體檢應該包括哪些項目?
體檢內容可以包括血生化檢驗、胸部透視、心電圖,甚至B超檢查。當然不是每一個人每年都要作這樣多的檢查。究竟何時開始,間隔幾年,作哪些檢查,都要根據情況而定。但可以參考以下意見。
●血壓、身高、體重
18歲以後需定期測量。
●肥胖症篩查
18歲以後需定期進行。體重指數為30或者大於30的成人應該進行多方麵的谘詢和行為介入。
●膽固醇水平檢查(總膽固醇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從45歲開始每5年檢查一次。如果有患心髒病的危險,應該從20歲開始就進行膽固醇水平篩查。
●宮頸抹片檢查
應從第一次性行為開始3年內或者21歲後每3年進行一次,一直到65歲為止。很多組織建議宮頸抹片檢查應每年進行一次,直到連續2次或者3次檢查結果正常後才可延長至每3年一次。美國癌症協會(ACS)建議篩查時間應該延長至70歲,因為良性(未發生癌變)病變而進行子宮全切的女性可以不再進行此項檢查。對於新篩查技術(比如液基細胞學)或者人類乳頭瘤病毒(HPV)篩查的常規應用,還沒有足夠的證據予以推薦或者反對。
●衣原體或者其他性傳播疾病的檢查
所有已有性行為的25歲或者25歲以上女性都必須進行此類檢查。如果超過25歲,應與醫生就此類檢查結果進行討論。
●乳房X光照片和臨床乳房檢查
為了預防乳腺癌,女性從40歲開始應該每1~2年進行一次乳房X光照片,臨床乳房檢查(CBE)是選擇性檢查項目。如果年齡為75歲或者超過75歲,應與醫生就乳房檢查結果進行討論。盡管臨床乳房檢查或者自我乳房檢查都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但是還沒有充分的依據將其作為推薦檢查項目或者可以不予檢查。美國癌症協會建議超過40歲的女性應每年進行一次臨床乳房檢查,而20歲到40歲之間的女性應每3年進行一次乳房檢查;同時還建議20歲和20歲以上的女性每月進行一次乳房自檢。
●結腸癌篩查
從50歲開始應進行下列項目之一的檢查:糞便潛血檢查每年一次,或者軟式乙狀直腸內視鏡檢查每5年一次,或者兩項都進行;結腸鋇劑灌注雙重對比X光照片每5年一次。如有一級親屬在60歲之前就患有結腸癌,結腸癌篩查時間應合理提前。
●皮膚癌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沒有就皮膚癌篩查給予特別的建議。美國癌症協會建議對於20歲~40歲的人群應每3年進行一次皮膚檢查,而40歲後每年檢查一次。
●骨質疏鬆症
從65歲開始進行骨密度檢查,患有骨質疏鬆症的女性,特別是體重較輕(低於57.5公斤)的女性應從60歲開始就和醫生討論是否開始進行骨密度檢查。
●嗜酒、吸煙
從18歲開始就應該告訴醫生自己這方麵的情況並征求意見。
●視力檢查
從65歲開始定期進行視力檢查。
●破傷風—白喉疫苗
從18歲開始每10年注射一次。
●肺炎球菌疫苗
65歲時注射一次。
●流感疫苗
從50歲開始每年一次。
●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風疹疫苗
育齡女性應注射一次(但不能在懷孕時注射)。
積極與家人交流
在對白領家庭的一項調查中,55%的調查者認為家庭每天用於進行情感交流的時間不足,僅18%的調查者對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交流表示滿意。另外,在諸如看電影或逛街等家庭活動方麵,38%的調查者表示類似的全家外出活動的機會非常有限。
由於與家人的交流少,導致他們的壓力積澱,往往帶來嚴重的心理疾患,心理專家指出,人的心理承受力就像一支彈簧,壓得過緊,釋放時就顯得怪異;而壓得過久,彈簧就不能正常複位。目前,最讓人擔憂的是中國精英白領群體的心理狀況,壓力已成為中國都市精英白領心理疾病的最大禍根,尤其是隨著外部壓力的加大而增強的情緒波動。
而排解、舒緩壓力的最好方式就是與家人多做交流。如何喚回家庭成員之間豐富的情感交流,分出更多的精力用於家庭活動以維係家庭和諧,已經成為白領人士不可回避的難題。
而我們也可以看看一些功成名就的人士,他們是怎樣與家人相處與交流,又是怎樣從家庭中得到更大的動力呢?
作為美國國務院主管公共外交與公共事務的副國務卿、小布什總統競選班子中最有權勢的女人,卡倫·休斯是一位令人驚歎的領導者,在她叱吒風雲的外交生涯外,作為強勢的女性領導,在家庭與親人麵前,她還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麵。
卡倫常與她的女性朋友們討論這樣的問題,作為身處領導職位的女性,如何處理事業與家庭的關係。卡倫認為,一定要傾聽內心的聲音,如果僅僅打算每天工作十小時,那麼就不能接受每天工作十五小時的工作。此外,在幫助總統競選時,卡倫常常致電選舉團,為與家人團聚爭取更多時間。
她說:“工作固然重要,但是在我生命中,工作更多的則是為了生活,因此,工作並不是我生命的全部。我更重要的責任是貢獻給我的家庭,以及我的兩個孩子,工作隻不過是為了我更好的履行這種責任。如果不能滿足我的這種需求,那麼我想我隻能另外換一個工作。”
卡倫認為,正確處理好女性領導者事業家庭關係,除了自身要積極的為家庭爭取權利外,更重要因素還在與上司的配合。談及這點,卡倫對布什十分感激,因為正是布什的積極支持,使卡倫在家庭與事業間的處理更加自由與靈活,使她在為總統四處奔走拉票中,仍然可以把兒子帶在身邊。如今回憶起來,她仍認為這是她職業生涯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