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至1997年間,美國芝加哥拉什大學醫學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測試了6158名年齡在65歲以上的芝加哥老年人的記憶能力,隨後每隔三年回訪一次。跟蹤調查顯示,相比於不經常吃魚的人,每周至少吃一次魚的被調查者記憶力的衰退速度慢10%至13%。研究小組負責人在報告中寫道:“這一減緩程度相當於使人年輕3到4歲。”
研究報告介紹說,魚是人體攝取歐米咖-3型脂肪酸的直接來源。這一物質對大腦的正常工作和認知能力的發展至關重要。
為了排除整體飲食結構對研究結果的幹擾,研究人員還考慮了受調查者食用蔬菜和水果的因素,但上述結論並未改變。這一研究還表明,吃魚可以降低患老年癡呆症和中風等疾病的危險。近期的另外一項研究顯示,一種特殊的歐米咖-3型脂肪酸對於防止老年動物的記憶力衰退十分有效。血液中歐米咖-3的濃度與智力測驗成績兩者有很強的相關性。該研究結果發現,多吃魚者有較年輕的大腦,他們大腦老化的速度可延緩一至兩年。不過,最大的差異並不在於記憶而是智力速度,多吃魚者的智力速度似乎較快。
那麼,怎樣吃魚才能最大限度吸收其中的營養物質呢?傳統吃魚法不外乎清燉、油炸、紅燒等,造成蛋白質流失,並且成頓吃魚也無法做到經常適量地攝取營養。而食用經過加工的成品或半成品魚,就可以隨時隨地吃魚,做到少吃多餐。
所以,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早已改變了傳統吃法,原條魚已經從餐桌上消失30多年了,取而代之的是經過加工的淨魚肉,或者是經過深加工的魚腸、魚餅、魚糜等產品。
現在,普通消費者有個誤區,認為吃活魚比吃冷凍魚好,吃原條魚比吃加工魚好。其實,現在的海上捕撈與改革開放以前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漁船不僅有先進的衛星導航設備,而且有先進的冷凍冷藏設備,從捕撈到冷凍到冷藏完全是一條龍作業,魚品鮮度是絕對有保障的。
此外,因為有了先進的保鮮設備和工藝,加工魚也不再有任何填加劑了,並且是采用物理方法製成的,所以,國外流行的是罐頭等真空包裝食品,這種工廠化批量加工魚製食品因為有嚴格的工藝標準,不僅完整地保存了營養成分不受損失,而且可避免原條魚敞開式運輸容易發生的變質和二次汙染,所以,應該是消費者的首選。
少吃主食危害腦健康
歐米加-3型脂肪酸對於防止人的記憶力衰退十分有效。而穀類食物含有的碳水化合物,除為人體提供能量外,還是B族維生素的主要來源。主食地位的改變,一個明顯的危害就是易導致維生素B1的缺乏。據介紹,精雜糧中維生素B1的含量,遠高於精米白麵。100克玉米中的含量是0.34毫克,100克特級大米中的含量僅為0.08毫克。
根據有關數據表明,現代人的主食消費量越來越少,已有食量不足之勢。這是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現,但其中也隱藏著危機。
因為,動物性食品攝入過多,危害更嚴重。動物脂肪對心血管是非常不利的。動物脂肪在碳水化合物不足的情況下代謝不完全,會使血液中積聚有毒的廢物——酮,酮能引起惡心、疲勞以及損害腦部健康。近年來,這類疾病的發病率明顯上升,與不以穀物為主食、動物性食物攝入量激增有很大的關係。
在西方,由於食用很多脂肪、糖分高的食品,循環係統疾病和癌、糖尿等成人病的發病率很高,這已經得到了證明。所以,美國等西歐國家已經勸導人們少吃脂肪和糖分高的食品,大米,魚類,蔬菜等以米飯為主的飲食備受歡迎。
那麼飯應該怎麼吃,專家提出的原則是“食物多樣,穀類為主”。具體說,一個成年人每日糧食的攝入量以400克左右為宜,最少不能低於300克。大米飯、小米粥、綠豆粥、發糕等應該成為常吃的食物。
食物多樣,穀類為主,而穀物中以大米為例,如果,每天一頓以上隻吃米飯的話也可以減肥,吃米飯可以預防很多成人病等等,世界各處都發表了很多米與減肥,米與腦健康,米與成人病等研究米價值的結果。除此之外,抗癌大米,增高大米,有益心髒大米等等具有具體健康效果的大米也紛紛閃亮登場。
在韓國的飲食文化中,大米是主食。特別是大米不僅適合泡菜和鮮湯,與魚肉類飯菜搭配也很美味,通過多種搭配可以相互補充營養的不足,實現營養的均衡攝取是最大優點。
現在韓國人攝取糖分,脂肪,蛋白質的數量基本正常。而在肥胖與糖尿問題日益突出的歐洲,愈加注重大米的優點。當我們喜歡漢堡和餡餅的同時,西方人正對大米愈加關心。在與肥胖、成人病的戰爭中,美國人采取了大米為主食的方案。歐盟還提出“大米就是生命”的口號,將之稱為新時代的糧食。
增強記憶力的健腦食品
大腦中有無數億個神經細胞在不停的進行著繁重的活動,科學研究證實,飲食不僅是維持生命的必需品,而且在大腦正常運轉中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食物有助於發展人的智力,使人的思維更加敏捷,精力更為集中,甚至能夠激發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營養保健專家研究發現,一些有助於補腦健智的食品,並非昂貴難覓,而恰恰是廉價又普通之物,日常生活隨處可見。以下幾種食品就對大腦十分有益,白領人士不妨經常選食。
●牛奶
牛奶是一種近乎完美的營養品。它富含蛋白質、鈣,及大腦所必需的氨基酸。牛奶中的鈣最易被人吸收,是腦代謝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此外,它還含對神經細胞十分有益的維生素B1等元素。如果用腦過度而失眠時,睡前一杯熱牛奶有助入睡。
●雞蛋
大腦活動功能,記憶力強弱與大腦中乙酰膽堿含量密切相關。實驗證明,吃雞的妙處在於:當蛋黃中所含豐富的卵磷脂被酶分解後,能產生出豐富的乙酰膽堿,進入血液又會很快到達腦組織中,可增強記憶力。國外研究證實,每天吃1、2隻雞蛋就可以向機體供給足夠的膽堿,對保護大腦,提高記憶力大有好處。
●花生
花生富含卵磷脂和腦磷脂,它是神經係統所需要的重要物質,能延緩腦功能衰退,抑製血小板凝集,防止腦血栓形成。實驗證實,常食花生可改善血液循環、增強記憶、延緩衰老,是名符其實的“長生果”。
●小米
小米中所含的維生素B1和B2分別高於大米1.5倍和1倍,其蛋白質中含較多的色氨酸和蛋氨酸。臨床觀察發現,吃小米有防止衰老的作用。如果平時常吃點小米粥、小米飯,有益於腦的保健。
●魚類
它們可以向大腦提供優質蛋白質和鈣,淡水魚所含的脂肪酸多為不飽和脂肪酸,不會引起血管硬化,對腦動脈血管無危害,相反,還能保護腦血管、對大腦細胞活動有促進作用。
●菠菜
菠菜雖廉價而不起眼,但它屬健腦蔬菜。由於菠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B1和B2,是腦細胞代謝的“最佳供給者”之一。此外,它還含有大量葉綠素,也具有健腦益智作用。
●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它在胃酸的作用下可轉化為穀氨酸。穀氨酸是參加人體腦代謝的唯一氨基酸,能促進智力發育,維持和改進大腦機能。常攝入些味精,對改善智力不足及記憶力障礙有幫助。由於味精會使腦內乙酰膽堿增加,因而對神經衰弱症也有一定療效。
●玉米
玉米胚中富含亞油酸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有保護腦血管和降血脂作用。尤其是玉米中含水量穀氨酸較高,能幫助促進腦細胞代謝,常吃些玉米尤其是鮮玉米,具有健腦作用。
●辣椒
維生素C含量居各蔬菜之首,胡蘿卜素和維生素含量也很豐富。辣椒所含的辣椒堿能刺激味覺、增加食欲、促進大腦血液循環。近年有人發現,辣椒的“辣”味還是刺激人體內追求事業成功的激素,使人精力充沛,思維活躍。辣椒以生吃效果更好。
●黃花菜
人們常說,黃花菜是“忘憂草”,能“安神解鬱”。需要注意的是,黃花菜不宜生吃或單炒,以免中毒,以幹品和煮熟吃為好。
●菠蘿
菠蘿含有很多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錳,而且熱量少,常吃有生津、提神的作用,有人稱它是能夠提高人記憶力的水果。菠蘿常是一些音樂家、歌星和演員最喜歡的水果,因為他們要背誦大量的樂譜、歌詞和台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