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中不能少了衛生間,它是人們排泄大小便和清潔洗浴的地方。但衛生間很容易產生汙染,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我們要養成良好的入廁衛生習慣,減少衛生間汙染對健康的影響。]
●衛生間防汙染全攻略
■入廁後,最好不要將廁紙丟在紙簍中,以免病菌隨空氣散播,應該將其丟進廁缸內衝走;如果非要用垃圾筒也要選擇那些加蓋的,以最大程度保持清潔;
■把馬桶蓋好,然後才拉水衝廁,避免汙水外濺,細菌擴散;待衝廁水完全靜止後,再打開座廁蓋。
■遺留在廁板和廁缸邊的汙漬要及時清理,除了能避免細菌傳播也可以減輕衛生間的味道。
■馬桶墊其實是最容易招惹細菌的地方,而它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地方,所以能不用則不用,盡量避免細菌傳播;實在要用,一定要勤換勤洗,保持清潔幹燥。
■對付細菌,要采取事無巨細的態度,特別是馬桶。除了平時要用專用的清潔劑清潔,定期消毒也是必不可少的。用1:49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1份漂白水與49份水混合)的毛巾清潔馬桶蓋、廁板和廁缸邊,再用清水抹淨;向廁缸內傾入一些家用漂白水消毒,徹底消滅殘留病菌。一般家裏都會備有幾種清潔劑,千萬不要混用,因為有的清潔劑是酸性,有的呈堿性,兩者混在一起不僅起不了清潔的作用,還會發生化學變化;
■潮濕給細菌提供生存環境,是滋生細菌的源頭,所以衛生間排濕通風很重要。除了洗浴時要開啟排氣扇換氣,保持浴室內空氣幹燥清新,平時開窗通風也是有效的措施。
■衛生間盡量不要擺放過多物品,保持瓷磚等物品表麵的光潔度也能縮短細菌的停留時間;門把手是每個人都要接觸的地方,但比較容易忽視,要注意消毒清潔。
●廢紙簍是病毒繁殖的溫床
很多人的客廳、臥室和廚房都收拾得幹幹淨淨,廁所擦得一塵不染。但在馬桶的一邊,卻有一個堆放廢物的廢紙簍,其實這是不利於健康的。
大多數人會將便後用過的廁紙扔進紙簍。很少有人能做到隨時清理,至少都會存放一兩天,而時間越長,滋生的細菌就越多。衛生間紙簍裏的手紙,如不及時處理,不但會汙染家裏的環境,而且會成為病毒的傳染源。
最好的方法是將廁紙丟進馬桶內衝走。隻要不是太厚、太韌,廁紙一般都能在水中很快變軟,所以不用擔心堵塞。如果一定要用紙簍,也要選帶蓋子的,以防細菌散播,並及時處理用過的廁紙。
相關鏈接
上廁所時不要看書
許多人喜歡上廁所時,坐在馬桶上看書。這是一種很不健康的習慣。
1.衛生間會產生氨氣,嚴重刺激呼吸道,長時間在衛生間看書吸煙會使大腦缺氧。
2.時間長會助長痔瘡的“肆虐”,還會引起便秘。
3.書籍會沾上細菌、蟲卵等寄生物。
TIPS
●溫馨小貼士●
在衛生間裏,養植有耐濕性的觀賞綠色植物,可以吸納汙氣。如果衛生間既寬敞又明亮且有空調的話,則可以植觀葉鳳梨、竹竽、蕙蘭等較豔麗的植物。植物擺放的位置,要盡量避免肥皂泡沫飛濺沾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