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麵上各種主食讓人目不暇接,可中國人就是愛吃米飯。米飯是大部分人每天都離不開的主食,可是從做法來看,一直非常單調。怎樣能巧做米飯、吃出健康呢?]
●巧做米飯,營養更高
洗米時不宜多洗多泡,忌用熱水淘洗,否則會使米粒中的維生素、無機鹽、蛋白質和脂肪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失,做出的米飯也就沒有多大營養價值了。因此,淘米應用涼水,淘洗次數要視米質而定,新鮮幹淨的米淘洗一二次,除去灰塵雜質即可。陳米、生蟲或黴變的米要適當多淘洗,以洗去米粒表麵黏附的各種黴菌及其他有害物質。
最好做燜飯和蒸飯,不要做撈米蒸飯。如果要吃撈米蒸飯,千萬別把米湯倒掉,因為米湯內有許多溶解於其中的維生素B族。
用壓力鍋煮米飯:因為壓力鍋煮飯是在密封條件下進行的,米飯香氣散失少,各種營養素的損失和破壞都很少,壓力鍋內的水分和蒸汽可以均勻浸透到米內部,從而使米很快分解變性,成為易被人體吸收、較有營養的食物,而且米飯的黏性大,味道好。
做飯時最好要蓋上鍋蓋,這樣在水沸騰的情況下,部分水溶性維生素不至於隨水蒸汽消失,因此也就保持了米飯的營養價值。
●錯誤的吃飯習慣
■湯泡飯
這種習慣非常不好。因為人體在消化食物時,需咀嚼較長時間,唾液分泌量也較多,這樣有利於潤滑和吞咽食物。如果湯與飯混在一起吃,食物在口腔中沒有被嚼爛,就與湯一道進了胃裏。這不僅使人“食不知味”,而且舌頭上的味覺神經沒有得到充分刺激,胃和胰髒產生的消化液不多,吃下去的食物不能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長時間這樣吃會使自己的消化功能減退,甚至導致胃病。
■吃剩米飯
米飯冷卻之後,米飯中的澱粉會老化,老化了的澱粉很難轉變成葡萄糖和人體所需的熱能,營養價值明顯降低。即使經沸水衝泡,但因溫度不夠,已老化的澱粉不能熟化,很難被人體吸收利用,長期食用剩飯,會影響健康。
■水果代替米飯
減肥一族有時隻吃一些水果來代替正餐,生怕米飯會轉換成肥肉堆積在身上。人體需要碳水化合物、礦物質、蛋白質等多種營養素。若長期靠“水果”為生,對人體的內分泌、消化係統、免疫係統等都將產生不利影響。水果中的非血紅素鐵難以被人體利用,長期用水果當正餐,肯定會引起蛋白質和鐵的攝入不足,從而引起貧血、免疫功能降低等現象。
●怎樣讓米飯更香
■加醋
在蒸米飯時,按1.5千克加2~3毫升的醋的比例放些食醋,可使米飯易於存放和防餿。而且蒸出來的米飯不僅無酸味,相反飯香更濃。
■加酒
當發現蒸出的米飯夾生後,盡快向蒸鍋內滴加幾滴白酒,然後再用文火略蒸一會兒,便可食用。
■加鹽
吃不了剩下的米飯再吃時需要重蒸一下,重蒸的米飯總有一股異味,不如新蒸的好吃。如果在蒸剩飯時,放入少量食鹽水,即能去除米飯異味。
■加油
在蓋上鍋蓋之前,向米中加入少量食油或者西餐用的色拉油,可使做熟的米飯金光燦亮且更加柔軟香甜。
■加茶水
根據米的多少取0.5~1克茶葉,用500~1000毫升開水泡5分鍾,然後濾去茶葉,將過濾的茶水倒入淘洗好的大米中,按常規入鍋蒸即可。用茶水蒸米飯可使米飯色、香、味、營養俱佳,並有去膩、潔口、化食和提供維生素的作用。
相關鏈接
米飯變餿後不能吃
米飯變餿,是由於金黃色葡萄球菌在剩米飯裏大量生長繁殖造成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在37℃左右的溫度時,繁殖最快,而且還會產生一種或多種腸毒素。這種腸毒素耐熱性很強。一旦米飯中產生了腸毒素,就很不容易被破壞掉,即便是重新加熱做成稀粥,也是不能吃的。
TIPS
●溫馨小貼士●
澱粉類食品(如米飯、饅頭)做熟後,澱粉被糊化,所以柔軟、醇香;但糊化澱粉在低溫下易老化,使食品變得粗糙無味。因而,這類食品不宜貯於冰箱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