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是人每天最基本的營養來源,而人在午餐中所吸收的營養占了每天營養來源的三分之一。它比早餐更讓人費神,午餐和身體健康息息相關,你若不重視它,它就很可能給你找“病!”]
●健康的午餐應該怎麼吃
俗話說“中午飽,一天飽”。說明午餐是一日中主要的一餐。由於上午體內熱能消耗較大,午後還要繼續工作和學習,這使午餐具有補償消耗、儲備能量的雙重作用,以致午餐的數量和質量顯得尤為重要。不同年齡、不同體力的人午餐熱能應占他們每天所需總熱能的40%,如果一人一天吃500克糧食,那午餐就該在200克左右。
主食要粗細搭配花樣多變。主食用米飯類,應在150~200克為宜,可能時選擇添加有雜糧的更好。葷菜以魚類最好,白肉(雞、鴨、鵝等禽類)次之,盡量少用紅肉(豬、牛、羊等畜類)。每周最好能吃2次以上的豬肝,以補充維生素A和維生素D;維生素A可以由蔬菜和水果中的胡蘿卜替代,蔬菜、水果要新鮮,每天500克。總的來說要清淡,少吃高脂肪食物,不能太鹹。副食品種多樣,營養豐富,供給足夠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無機鹽,如果隻考慮攜帶方便或怕麻煩,品種單調,長期下去則會營養不足,影響健康。
●午後犯困怎麼吃
午飯後,人特別容易犯困,往往無精打采。您可能覺得這是因為晚上沒有休息好,其實人們所吃的高脂、高糖食物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很多人午餐喜歡吃糖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饅頭、米飯、豬肉,或者炸薯條、漢堡包、炸雞等食品。這些食品會刺激胰島素和膽汁分泌,使人體內髒不堪重負,並降低血液帶氧能力,導致腦部含氧量降低,人就容易昏昏欲睡。
所以要想下午不犯困,就要告別大魚大肉式的午餐。多吃點素的,吃由蛋白質和蔬菜組成的午餐;如新鮮的魚、雞、海鮮、豆腐中含有大量酪氨酸,能夠保持大腦敏銳的思維和清醒;而綠色高纖維蔬菜,如白菜、韭菜、菠菜等,可確保腦細胞獲得充足的氧氣,讓您整個下午精神抖擻。在主食方麵,最好選擇綠豆飯或全麥麵包。
在就餐的順序上,如果想飯後不犯困,而且保護您的胃,正確的順序是先吃肉,後吃蔬菜,最後吃主食。午餐不要吃得太飽,如果感到饑餓可以在下午再吃幾塊全麥餅幹或巧克力補充能量。
工作累了的時候,吃些菠蘿、橘子、檸檬等含大量維生素的水果,可以消除神經係統疲勞,使工作效率提高。但是香蕉、葵花子則有抑製大腦思維的作用,容易引起困倦,最好別吃。
●午餐食譜舉例
1.主食:二米飯。
炒菜:肉沫燒豆腐,雞蛋炒西紅柿。
小菜:拌尖椒。
湯:海米白菜湯。
2.主食:烙餅
炒菜:抄合菜,炸素丸子。
小菜:大蔥蘸醬。
湯:黃玉米麵粥。
3.主食:發糕。
炒菜:炒茼蒿,蔥頭炒牛肉,蘑菇燒麵筋。
小菜:蒜泥海帶絲。
湯:酸辣湯。
相關鏈接
午餐肉要少吃
為了防腐,午餐肉在醃製過程中加有少量的硝酸鈉、亞硝酸鈉等化學藥品。這些化學藥品能使人體血液中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從而失去運氧的能力,使人出現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發燒等症狀。
TIPS
●溫馨小貼士●
午餐不要隨便湊合,要盡可能多地變換花樣,不要為了省事老是吃一種食物,有條件時可多食富含維生素A, B,C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多喝水,可選擇一些清熱的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