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是中國人食用率最高的肉品。或炒或燉的豬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吃的一種肉,豬可供人吃食的部分很多,可提供食療的部分亦十分可觀,搭配上各種不同的蔬菜,就可做出一盤盤美味可口的營養菜肴。]
●豬肉的營養
豬肉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鎂、維生素B 1、維生素、煙酸等成分。豬肉是肉類中含維生素B B 2 1最多的食品。人們一般都認為,人到了中老年,肉類往往是常見病的罪魁禍首。其實,如果每天適量地吃些豬肉,反而可以預防癌症、老年性癡呆症與癱瘓症,因為豬肉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它所包含的維生素B,超過雞肉與牛肉所含量的I0倍以上。
豬肉味苦性微寒,可補腎氣,解熱毒、壓丹石。治療上氣咳嗽、小兒瘡癤、膿腫、黃疸等有療效。豬肉可以起到潤腸胃、豐盈體態、使皮膚潤澤光滑少幹皺、補充體力、提供能量的作用。瘦肉具有養肝、益血、補腎、滋陰、生精、豐肌、潤腸、利便等藥用;肥肉具有潤肺、澤膚、補虛、通便等藥效;豬頭肉對虛乏、痔瘡患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吃好豬肉,身體更健康
豬腦味甘性寒,鈣、磷、鐵含量較豬肉多,對治療風眩腦鳴、偏正頭風、血虛頭暈、腦震蕩後遺症等有較好療效。
豬髓味甘性溫,可補明益髓,治骨蒸勞熱、帶蟲遺精。以豬骨煮湯時加少許醋和生薑、胡椒,有利骨髓溶出。
豬血味鹹性平,含蛋白質18.9%,約為豬肉的2倍,含鐵也較多,還有少量卵磷脂,適宜於老年人、婦女、兒童食用。
豬心味甘性平,含蛋白質19%,能安神定驚、益心補血。
豬肝味苦性溫,可補肝、養血、益目。豬肝含蛋白質比瘦肉還多,鐵含量為豬肉的18倍,是兒童和婦女的補血良藥。
豬肺味甘性微寒,可補肺止咳。
豬腎味鹹性冷,能理腎氣、通膀胱、消積滯、止消渴,治療腎虛遺精、腰痛、心氣虛損、久瀉不止等有顯著療效。
豬肚味甘性微溫,可補中益氣、止渴消積,能治療脾胃泄瀉、胃脘疼痛、胃潰瘍等病。
豬蹄是一種大分子膠原蛋白質食品,在分子結構上具有較大的空間,能夠充分維持細胞的結合水,常吃豬蹄可使人體攝入大量的膠原蛋白質,從而有效地改善機體各髒器的生理功能,起到抗衰老、防癌變的奇特功效。
●吃肉不吃蒜,營養減一半
豬肉隻要同其他食物搭配合理,使之更符合人體對營養的要求,就不僅沒有危害,而且能提高營養價值,對人體很有益處。
在豬瘦肉中,維生素B 1的含量是很豐富的。維生素B 1在體內停留的時間很短,會隨小便大量排出。而大蒜中的蒜素能和豬肉中的維生素B 1結合,不僅可使維生素B 1的含量提高數倍,還能使它原來溶於水的性質變為溶於脂性質,從而促進維生素B 1在人體內的停留時間。
因此,吃肉時吃點蒜,對促進血液循環,提高維生素B 1在胃腸道的吸收率並增強在體內的利用率,以及增強體質等都有重要的營養意義。所以當您吃肉的時候,千萬別忘了吃幾瓣大蒜。
相關鏈接
營養又美容的豬肉皮
豬肉皮中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都比瘦肉高,而且豬肉皮蛋白質中有很多的膠原蛋白,它能使貯水功能低下的皮膚組織得到改善,對減少皮膚皺紋、延緩衰老和兒童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國外被稱為“美容肉”。
TIPS
●溫馨小貼士●
將切好的肉片放在漏勺裏,在開水中晃動幾下,待肉剛變色時就取出,瀝去水分,然後再下炒鍋,隻需3~4分鍾就能熟,並且鮮嫩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