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雞蛋這樣吃更健康(1 / 1)

[雞蛋是最好的營養來源之一。雞蛋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最重要的是含有高生物價值的蛋白質。雞蛋的蛋白質中含有豐富的人體必須氨基酸,其組成比例適合人體需要,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品。但是吃雞蛋也是有學問的。]

●常吃雞蛋好處多

雞蛋由蛋清、蛋黃、蛋白膜、蛋殼4個部分構成。雞蛋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無機鹽和維生素。

雞蛋的蛋白質為完全蛋白質,所謂完全蛋白質,是所含的人體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人體必需氨基酸在人體內不能合成,必須由食物供應。氨基酸有二十多種,人體需要吸收的為8~9種。人體必需氨基酸是:蘇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色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組氨酸等。雞蛋含有11種氨基酸,而人體必需的9種氨基酸都齊全,相互比值也很恰當,利用率很高,可見其營養價值很高。

雞蛋所含脂類主要存在於蛋黃中,呈乳融狀,容易消化吸收。除必需脂肪酸以外,還有豐富的卵磷脂和膽固醇,是機體生長發育、神經係統活動和代謝所不可缺少的物質。

雞蛋還含有各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如鈣、磷、鐵、鈉、鉀、硫、銅、鉻、硒、鎂、鋅、錳、氟以及維生素A、D、B 1、B 2等。

●雞蛋應該怎麼吃

雞蛋的吃法多種多樣,可以作為主料,也可以充當配角。

雞蛋的吃法可根據個人身體情況和愛好,選擇製做方法。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衝蛋為92.5%,生吃為30%~50%。由此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

對於幼兒、老人以及消化力較弱的人選用蒸蛋羹、衝蛋花、煮嫩蛋較易消化,吸收率可達95%以上;少油的攤雞蛋或水炒雞蛋消化時間略微長些。

對於健康成人任何做法都可以,但煎蛋時油溫不宜太高,炸得焦糊會影響消化,而且蛋中的賴氨酸也會被破壞而降低雞蛋的營養價值。

●吃雞蛋的三大誤區

■吃雞蛋越多越好

有人每天吃十幾個甚至幾十個雞蛋,這種吃法是不科學的。雞蛋含有碳、氮、氫多種化學元素和豐富的蛋白質,但氮和蛋白質過多時,腎髒就無法完全排掉,長期沉積於腎髒,就有損於腎功能,還會引起心髒病及其他疾病。食入過多蛋白質,還會在腸道產生大量的氨、羥、酚等化學物質,對人體的毒害很大,容易出現腹部脹悶,頭暈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狀。其實健康人每天所需的蛋白質,有1~2隻雞蛋供應即已足夠。

■常吃雞蛋導致膽固醇偏高

人體血漿裏的膽固醇並不都是從食物中來的,人體內的膽固醇大部分是身體自製的。在正常情況下,身體有自動調節的能力,即吃進去的膽固醇多,體內合成的數量就少。吃進去的少,體內合成的就多。

此外蛋黃裏還含有豐富的卵磷脂,是一種強乳化劑,它可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小,並保持懸浮狀態,從而妨礙膽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積,透過血管壁為身體組織所利用,不會增加血漿膽固醇。

■生雞蛋更有營養

生吃雞蛋不僅不衛生,容易引起細菌感染,而且也沒有營養。

生雞蛋裏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影響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導致食欲不振、全身無力、肌肉疼痛等。另外,生雞蛋內含有“抗胰蛋白酶”,會破壞人體的消化功能。至於那些經過孵化、但還沒有孵出小雞的“毛雞蛋”,就更不衛生了。

相關鏈接

茶葉蛋對身體並無好處

茶葉蛋是我國的傳統食物之一,但卻並不健康,也談不上營養。茶葉中含有生物酸堿成分,在燒煮時會滲透到雞蛋裏,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這種結合體,對胃有很強的刺激性,久而久之,會影響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不利於人體健康。

TIPS

●溫馨小貼士●

如果雞蛋煮的時間過長,蛋黃中的亞鐵離子與蛋白中的硫離子形成難溶解的硫化亞鐵,會降低雞蛋的營養價值。故煮雞蛋時間不要過長,以水沸再煮5至10分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