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飲酒要適量,貪杯損健康(1 / 1)

[酒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俗話說:“無酒不成席”。我們的祖先早在數千年前就己經把酒當作藥物來用,認為少飲可以活血行氣,促進胃腸的消化吸收。日本科學家發現,喝少量酒可預防心肌梗塞和腦血栓。但是,如果大量飲灑或長期嗜酒乃是有害無益的。]

●酒類對人體是有益的

祖國醫學認為,酒為水穀之氣,味辛甘,性熱,入心肝二經,有暢通血脈、活血行氣、祛風散寒、消冷積、醫胃寒、健脾胃及引藥上行助藥力的功效。因此,人們適量飲酒,可起到強心提神、助氣健胃、消除疲勞、促進睡眠等作用。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適量飲酒,由於酒對味覺、嗅覺的刺激,可反射性地增加呼吸量和增進食欲,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減輕心理負擔,預防心血管疾病;還能加速血液循環,有效地調節和改善機體內的生物化學代謝和神經傳導,有助於人們的身心健康。有人研究測試,人體飲入少量酒精,可提高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從而減少因脂肪沉積引起血管硬化阻塞的機會。

●都是酒精惹的禍

酒是酒精和水的混合物,長期飲酒對大腦皮層、眼、耳、鼻、舌、肝髒、胃腸和內分泌係統都有影響和損害。

各種白酒、大曲、白蘭地、威士忌等烈性酒,其酒精含量多在60%左右,攝入過量可引起急、慢性酒精中毒。對於消化係統,高濃度酒會抑製胃液分泌,引起胃出血等。酒中所含的雜醇油、醛類、甲醇、鉛等都對人體有害,其中戊醇的毒性比酒精大39倍,甲醛能使蛋白質凝固,10克即可中毒致死,甲醇損害視神經,4~6克即可引起嚴重中毒反應。酒類的質量愈差,雜質越多,其毒性亦會更大。

經常飲酒者的細胞免疫功能受損嚴重,胃腸道黏膜常受酒精刺激易發生炎症,影響對食物的消化和各種營養素的吸收。酒精傷害肝細胞,使其無法進行正常的物質合成和發揮解毒功能。常見飲酒過量所致的疾病有慢性胃炎、營養不良、神經炎、肝硬化、胰腺炎、心髒病、動脈硬化、食道癌、肝癌等。因此,對於已患慢性肝病、心血管病、胃病、腎髒病和精神病的病人,即使飲少量酒也有影響,尤應忌酗酒。

除了對人體的上述損害之外,酒精還是一種性腺毒素。過量飲酒可使性腺中毒,血中睾丸酮水平降低70%~80%,男子發生陽痿不育。如果每天喝烈性酒,平均量超過半斤,連續1~5年,能導致完全性陽痿,睾丸萎縮。女人飲酒,可引起月經不調,停止排卵,性欲淡漠和男性化。

●給飲酒者的飲食建議

空腹飲酒會使酒精迅速流入腸中被吸收,使人容易醉倒。飲酒時,為了盡量減少肝髒的負擔,先吃一些下酒菜很有必要。如果胃中有食物,為了消化食物,胃的幽門部收縮,這樣酒精到達十二指腸的時間就會延長。

因為蛋白質和脂肪在胃內停留的時間最長,所以是下酒菜的最佳選擇。不過攝入過多的脂肪會導致發胖,所以最好選擇魚貝、瘦肉、雞肉、豆製品、蛋、奶酪等。分解乙醛的酶也是由蛋白質組成的,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還有促進肝髒解毒的作用。肉類和大豆中的膽堿以及海鮮中的牛磺酸等能夠預防肝髒中的酒精變成脂肪而蓄積。

相關鏈接

飲酒催眠危害大

用酒催眠的危害很大。單就睡眠而論,飲酒以後有時可以因疲乏而入睡,但一般都睡不深。因為困的感覺是酒精的麻醉作用,酒性一過就會提前醒來,很難再度入睡,結果使大腦仍未得到充分休息。長期如此,形成惡性循環,會使失眠症狀加重。

TIPS

●溫馨小貼士●

適量飲酒可通脈疏絡,活血養身,對身體尚有裨益。但如果過量或經常酗酒,則危害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