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生活都離不開蔥和蒜。特別是中國菜肴,長期以來,蔥、蒜就被人們作為一般食品調味品和營養補充劑來食用。但是,人們可能不會想到,蔥、蒜不僅是調味品,還具有很高的醫藥價值。]
●特殊的補品——蔥
蔥不僅是菜肴,而且是營養豐富的保健品。
現代研究表明,其主要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維生素B 1、維生素B 2、維生素C和鈣、鎂、鐵等成分。
而中醫認為,蔥性溫、味辛,入脾、胃經,有解肌發汗,通陽利氣,止血,消腫解毒之功效。生用則行外(用於在表的疾病),熟食則守中(用於脾胃方麵的疾病)。全草則通行全身,有散淤、解毒、驅蟲的作用。
現代醫學研究,蔥中揮發性液體有殺菌作用,對葡萄球菌、鏈球菌、結核杆菌、傷寒杆菌、痢疾杆菌及皮膚真菌抑製作用較強。大蔥能刺激汗腺,有發汗解表作用,並能刺激食欲,促進消化液分泌,而有開胃消食的健胃作用。冬春呼吸道傳染病和夏秋季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吃些生蔥有防治功效。
●地裏長出的青黴素——大蒜
大蒜,古代稱之為葫,胡蒜,因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帶回而得名。大蒜既是一種常用的蔬菜和調味品,味道鮮美,別具一格,又有很好的藥用價值。
中醫認為大蒜味辛、性溫,具有健脾開胃、下氣祛風、解毒驅蟲、止血、利尿降壓、祛痰止瀉等功效,適用於腹瀉、暴痢、吐血、水腫等症。相傳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就使用大蒜給人治過病。
現代分析研究表明,大蒜營養頗豐,每100克新鮮鱗莖中含蛋白質4.4克,脂肪0.2克,糖分23克,維生素B 0.24毫克,C3毫克,鈣5毫克,磷44毫克,鐵0.4毫克,粗纖維0.7克,水分70克等養分。此外,尚含具有辣味和特臭的揮發油,內含蒜素或大蒜辣素及多種硫醚化合物。其大蒜辣素1對多種細菌、真菌和原蟲有強烈的殺滅作用,具有顯著的廣譜抗菌作用,被人們譽為“天然的植物殺菌素”和“地裏長出來的青黴素”。實踐證明,生食大蒜,可防治口腔炎、感冒、腸炎、痢疾、食物中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症。另外,用大蒜調味或作菜,有開胃健脾、除腥消膩和降血脂、降血壓之益。
●有眼病您少吃蔥蒜
大蒜和生蔥是日常蔬菜中常用的調味品,適量吃一些對身體健康十分有益。但久吃,多吃,甚至成為嗜好,則對患有眼疾者影響較大。
眼睛,古人稱之為“人身之至寶”,肝開竅於目,肝血足則以養目,肝血虛則視物不清,雙目幹澀,大蒜會損肝傷血,故對眼疾患者有影響。早在明代,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就認為“大蒜久食傷肝損眼”,《冷廬醫話》更明確地指出:“韭、蒜、椒、芥等耗目光,並宜遠之。”前人認為眼疾在治療過程中,應禁食“五辛”,即忌大蒜、小蒜、洋蔥、大蔥、韭、生薑、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否則將會影響療效,並認為在夏秋季進食過多大蒜,對眼疾的痊愈影響更大。
相關鏈接
如何消除蔥蒜的異味
大蔥和大蒜具有豐富的營養,除為人體提供養分外,其防病治病作用更不可低估。所以,在飲食中拒絕它們也是一種損失。關鍵是如何掌握吃的時間和場合,利用科學的方法消除異味。其實這也不複雜,消除異味的方法在生活中就很多。如咀嚼一點橘子皮、茶葉等,異味就能夠立即減弱或消失。
TIPS
●溫馨小貼士●
“常吃蔥和蒜,不用去醫院。”適當吃些蔥、蒜對身體健康是很有幫助的,但是眼病患者為了避免影響治療,應盡量少吃蔥蒜等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