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是人類飲食與健康的密切朋友,但是如果食用不當又可變成健康的大敵。]
●人類離不開鹽
食鹽對人體健康是極為重要的,食鹽能刺激味覺,促進食欲和增加唾液的分泌。人體食鹽之後,主要吸收鹽中的鈉、鉀、鎂、鈣離子,以維持體鹽代謝平衡、水平衡、滲透壓和酸堿度的平衡。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心髒沒有它,就會影響正常跳動;胃少了它,會產生胃酸缺乏而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長期不吃鹽,人就全身無力。食鹽有維持體內滲透壓和血液酸堿平衡,保持神經和肌肉的應激性,調節生理功能等重要作用。如果鹽缺少了,機體功能會發生障礙,如水電解質平衡紊亂,出現疲乏、頭昏、惡心、嘔吐等症狀,有的甚至會出現虛脫。手術過程中,為病人輸注鹽水可防止休克。鹽少了,肌肉中的鈉離子得不到補充,就會引起肌肉高度興奮,嚴重的缺鈉會引起肌肉痙攣,抵抗力下降。
●“鹽”多必失會有損健康
但是,食鹽太多了也不行,鹽與高血壓病有著密切的關係,吃鹽量越多,高血壓的發病率就會越高。因為過量的鈉鹽會給腎髒和腎上腺等內分泌器官造成過重的負擔,使激素分泌紊亂,動脈管壁緊張性增高,阻力增大,致使血壓升高。進而可使心勝負荷加重,促使冠心病的發生。
而高血壓又是心、腦、腎病的主要誘因。長期過最食鹽,還會使血壓升高後不下降,而形成高血壓病,血壓繼續升高還會引起心力衰竭。
另有資料表明,胃癌的發生也與長期食用高鹽食物有著若即若離的關係。
故成人每天吃鹽量不宜超過5克。尤其是老年人攝鹽過多,會增加循環血量,加上老年人腎髒排鈉功能減退,可導致鈉瀦留,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和心髒負荷加重,其結果使降壓效果不好,甚至誘發心力衰渴。
●健康淡鹽生活幾大步
怎樣才能既減少食鹽攝入量,又不致於影響食欲呢?日本的營養學家和醫學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當菜肴為兩種以上時,不要在每盤中平均使用鹽,而應把鹽集中在一種菜中。
■在炒菜時,不要放鹽,炒好後再把鹽直接撒在菜上以減少用鹽量。
■充分利用酸味、辣味代替鹹味增進人的食欲。
■對於魚和肉類,最好燒得時間長一些,使其色、香、味俱佳,以促進食欲。
■用蘑菇、紫菜、玉米等具有天然美味的食物,做成不加鹽的膳食。
■要充分利用肉湯,肉湯中的氨基酸最易引起食欲。
■少用醬油。
相關鏈接
糖尿病人禁忌多食鹽
對於糖尿病的治療,限製患者飲食,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尤其是限製含糖量較高的食物,是醫生交待病人的普通常識。但是,對食鹽攝入量的限製,則很少引起人們的注意。現代研究表明,過多的鹽具有增強澱粉酶活性而促進澱粉消化和促進小腸吸收遊離葡萄糖的作用,可以引起血糖濃度增高而加重病情。所以說,糖尿病人不要過多地吃鹽。
TIPS
●溫馨小貼士●
炒菜添加調料要有一定原則,一般是滲透力弱的先加,滲透力強的後加。糖和鹽相比,前者滲透能力較弱,因此,炒菜時應先放糖,然後再依次加入食鹽等,最後再加入味精。如果先放入鹽,就會阻礙糖的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