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要像蝸牛一樣細嚼慢咽(1 / 1)

[“細嚼慢咽”這一古老的成語有著很深的科學道理。咀嚼是進食的第一程序,經過口腔仔細咀嚼之後,營養能夠充分消化吸收,有利於人體健康。近幾年來,科學家們還發現,細嚼慢咽有很多好處。]

●細嚼慢咽受益無窮

食物進口以後,牙齒對其進行咬、切、撕、碾、磨,然後在舌頭的攪拌下與唾液充分混合,成為食糜,在胃中初步消化後,進入腸道進一步被吸收。細嚼慢咽有以下好處:

■防治牙病

細嚼慢咽是一種柔和的刺激,能充分調節口腔的生理機能。細嚼慢咽對牙床能起到良好的按摩活血作用,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其抗病能力,有利於促進牙周組織、牙齒的健康。

由於食物在口腔中被反複咀嚼,牙齒表麵便受到唾液的反複衝洗,增強了牙麵的自潔作用,有助於防治牙病。唾液中還含有“溶菌素”,能夠殺死細菌,保持口腔衛生。

■減肥美容

由於生理的咀嚼動作,可向大腦丘腦下部的飽食中樞傳送信號,很容易產生飽的感覺,控製了食最,不易過食,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反之由於咀嚼不充分,不能向飽食中樞傳送信號,雖已進食很多,也不能產生飽食的感覺。這樣一來,就會引起過食,自然會導致營養過剩而肥胖起來。

■減輕消化道負擔

現代醫學認為,咀嚼是消化係統消化食物的第一步,咀嚼食物愈細,就愈能擴大食物和腸管的接觸麵積,有利於消化液充分發揮作用。咀嚼能促進堿性唾液的分泌,唾液亦能將澱粉分解成甘甜爽口的麥芽糖,有利於在腸道進一步分解吸收。唾液中有一種溶菌酶,通過細嚼慢咽的運動,能進入消化係統,起到殺菌作用。細嚼慢咽還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減輕胃腸負擔。

■有利於防癌

醫學家發現,唾液中的氧化酶和過氧化物酶能消除某些致癌物質的毒性。當某些含有致癌物質的食物進入人體時,唾液就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日本西崗教授證明,人咀嚼食物產生的唾液有很強的消毒功能,它能殺滅食物中的致癌物質,使其毒性失靈。細嚼慢咽,每口飯咀嚼30次,基本上可以消除食物中的致癌物質。

●狼吞虎咽等於吃垃圾食品

有的人進食時喜歡狼吞虎咽,一頓飯隻要幾分鍾就全下肚了,還自以為這是食欲旺盛的標誌。其實,這是一種不良的飲食習慣。久而久之,可發生消化不良等胃腸道疾病,甚至誘發消化道癌症。

■大口大口地吞咽,未經認真咀嚼就匆匆地咽下去,許多食物尚未切碎,無形中增加了腸胃的負擔。

■如果進食時狼吞虎咽,食物沒能經過牙齒的充分咀嚼,口腔中的澱粉酶與食物未經過充分攪拌,也就不能發揮唾液第一步消化食物的作用。食物直接進入胃裏,食物中的澱粉沒有達到初步水解就送入胃中,給胃一個突然襲擊,使胃來不及淮備,而胃中又缺乏這種a澱粉酶,不能使其水解,從而加重了十二指腸和小腸的負擔。長此以往就會引起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胃潰瘍等消化道疾病。

■未經仔細咀嚼的食物,由於沒有得到初步水解成為麥芽糖和葡萄糖,使得食物風味欠佳。

■狼吞虎咽時,顧不得餐桌上各種飯菜的合理搭配,在匆匆吃罷之後,往往會覺得食不甘味。

由此可見,進食時狼吞虎咽是不可取的,它不僅影響品嚐食物的風味,使進餐成為人們的美好享受;還會成為許多消化道疾患和口腔疾患的誘因。

相關鏈接

吃油炸食物要細嚼慢咽

生活中愛吃油炸和燒烤食品的人不少。燒烤及油炸食物中含有一種致癌物質苯並芘,除了苯並芘以外,澱粉等麵食在油炸後還可能產生丙烯酰胺,它會誘發良性或惡性腫瘤。研究證明,在吃這些食物時,盡量細嚼慢咽,可以對致癌物質起到一定的抑製作用。

TIPS

●溫馨小貼士●

食物進入人的口腔,就開始了它的消化過程,口腔對食物的咀嚼是消化的第一道關口。因此,應該細嚼慢咽,品出飯萊的味道來,並且為下一步的消化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