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飯前吃水果,醫生遠離我(1 / 1)

[吃完飯後,再上一個果盤,這已經成了很多飯店的程序,很多人認為飯後吃點水果能解油膩,幫助消化。但酒足飯飽後馬上吃水果,會給健康帶來很多的隱患。]

●水果宜在飯前吃

很多人都養成了這樣一種進餐習慣,那就是飯後吃水果,不論是宴會的上菜程序,還是平時在家中的一日三餐,都是如此。營養專家認為,飯後吃水果實際上是一種飲食誤區,這種習慣實際上對健康不利,易導致體重超重和肥胖現象的發生。

■營養更容易吸收

水果中的許多成分均是水溶性的,比如維生素C以及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水平的可溶性的植物纖維——果膠等。它們的消化吸收不需要複雜消化液的混合,可迅速通過胃進入小腸吸收。空腹時的吸收率要遠高於吃飽後的吸收率。

■有效控製熱量

水果是低熱量食物,其平均熱量僅為同等重量麵食的四分之一,同等豬肉等肉食的約十分之一。先進食低熱量的食物比較容易把握總的攝入量。吃了水果後,其中的糖類可在體內迅速轉化為葡萄糖,更容易被機體吸收。隨著血液中糖含量的升高,大腦對胃中空虛的感覺就會慢慢降低,再加上水果中的膳食纖維能給胃一種飽腹感,從而抑製了旺盛的食欲。

■減少負麵影響

許多水果本身容易被氧化、腐敗,先吃水果可縮短其在胃中的停留時間,降低其氧化腐敗程度,減少可能對身體造成的不利影響。

●飯後吃水果的危害

長久以來,大家都已經很習慣“飯後吃水果飯後喝湯”的飲食方式,其實這樣的觀念要開始慢慢的修正了。

在豐盛的飯後,尤其在宴會後,人們已經攝入了大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有的人還喝了不少酒,已經酒足飯飽,這時馬上多吃水果,會加倍增加熱量和糖分的攝入,使血糖升高,增加胰腺的負擔,如果長期下去則會成糖尿病的誘因之一。

而且食物進入人們的胃以後,必須經過一到兩小時的消化過程,才能緩慢排出。如果人們在飯後立即吃水果,就會被先期到達而又不易消化的脂肪、蛋白質堵在胃內,水果在胃內駐紮時間過長,會影響消化功能,有脹氣感。尤其是老年人腸胃功能較弱,胃腸蠕動較慢,更易導致便秘的發生。另外,長期堅持這種生活習慣,還會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因此,即使要吃水果,也應在飯後1~2小時吃。

●吃水果的幾大禁忌

■禁忌1:吃腐爛變質的水果

俗話說“寧吃好桃一口,不吃爛桃一簍”,這是因為腐爛變質的水果中含有大量細菌和有毒物質,食後極易引起胃腸疾患和食物中毒。例如黴變甘蔗中含有神經毒素——硝苯丙酸,吃後可出現嚴重的中毒症狀。開始時可出現一時性消化道功能紊亂和神經性症狀,見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現象,部分中毒者有頭痛、頭暈、眼黑和複視症狀,嚴重者出現抽搐,隨後進入昏迷,甚至死亡。

■禁忌2:用菜刀削水果

因菜刀常接觸肉、魚、蔬菜,會把寄生蟲或寄生蟲卵帶到水果上,使人感染寄生蟲病。如用菜刀削蘋果,菜刀上的鏽和蘋果所含的鞣酸會起化學反應,使蘋果的色、香、味變差。

■禁忌3:用酒精消毒

酒精雖能殺死水果表層細菌,但會引起水果色、香、味的改變,酒精和水果中的酸作用,會降低水果的營養價值。

■禁忌4:吃後不嗽口

有些水果含有多種發酵糖類物質,對牙齒有較強的腐蝕性,食用後若不漱口,口腔中的水果殘渣易引起齲齒。

相關鏈接

吃水果一定要適量

食用水果,一定要適量,過量食用,會使體內積蓄大量維生素C,進而產生草酸。草酸與人體汗液混合排出,會損傷皮膚,使皮膚粗糙起來,嚴重者會產生藥物過敏性皮炎。

TIPS

●溫馨小貼士●

水果中含有不少的單糖類物質,這些單糖類物質又十分容易被小腸消化吸收。若飽食後馬上吃水果,會使這些物質堵塞在胃裏,並因此而腐敗,形成脹氣,時間久了就會導致便秘。所以,人們吃水果的時間最好在飯後2~3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