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人坐公交注意防損傷(1 / 1)

老人坐公交注意防損傷

常青樹

作者:易可

推出老年人持證免費的公交惠民措施以來,老年人乘坐公交車外出的數量逐年增加,但隨之出現的老年人車內受傷事故也呈現上升趨勢。老年人歲數大、身體弱,不少都存在骨質疏鬆的症狀,特別容易骨折,一個刹車或者急轉彎,都可能帶來傷害。與青壯年相比,乘坐公交車時老年人更容易受傷,因此要更注意防範。

1.避高峰時間與惡劣天氣

高峰期間乘坐公交車,老人可能在車上找不著座位,造成擠傷、摔傷等不必要的意外傷害。因此,老年朋友應該盡量避免在高峰期間乘坐公交車。

此外,建議老年朋友在惡劣的天氣,如高溫、寒冷、大風、大雨等天氣情況下盡量減少出門,這時發生中暑、摔傷、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會比平時高。

2.盡量坐3、4排,座椅手要抓牢

一般而言,公交車司機後麵3、4排是較為安全的位置,所以建議老人最好坐在公交車前部。老、弱、病、殘、孕座位不太擁擠,下車時可以直接向車後門移動。盡量不要選擇側麵朝車廂方向的座椅,由於沒有扶手,急刹車時很容易撲倒。不要往後排坐,因為越靠後的座位顛簸感越明顯,車廂尾部顛簸得最厲害。最後一排中間的位置,沒有任何扶手,車子拐彎、急刹時老人容易發生意外。後車輪上方的坐椅為次不安全位置,由於空間相對狹小,坐著非常不舒服,感覺像坐在地麵上,站起和就坐都要費一番周折。

市區人多車多、交通擁擠,在經過這些路段時,隨時可能遇上緊急刹車或加速,身體易失去平衡。因此建議在車上一定要坐穩抓牢。在乘車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盡量坐在老年人專座或坐到離下車門較近的座位上,不要將身體任何部位伸出窗外,待車停穩後按序下車。

3.如站立兩腳應分開

在公交車上站立時,雙腳應該分開一些,兩隻腳一前一後,可加大支撐麵積。而且,身體不要麵向車頭或車尾,應側身站立,且雙手都要握緊把手。這樣的站姿對刹車造成的前後衝力,以及轉彎時的左右衝力都能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防止老人摔倒、扭傷、磕傷。

4.上下車別慌亂並提前示意

在公交車站內候車,應提前將免費乘車的敬老卡拿出作好乘車準備,沒趕上車不要追車。下車時,不要提前起身,等到車到站停穩後再站起來,隨其他人身後下車,並提前示意司機不要急於關門啟動車輛。

5.身體不好時要有家屬陪伴

患有心血管病、阿爾茨海默症、腿腳不便、哮喘,或者平時很少出門、很少乘坐公交車的老年人,坐公交車時一定要由家屬陪伴,這樣才能解決老年人上下不便、不熟悉道路坐錯車、中途身體不適、幫助找座位等困難和需求。

6.切勿無目的長時間地乘車

能免費乘坐公交車後,一些老年人很想多坐幾路公交車隨意逛逛,甚至還有的老年人想在公交車裏打發閑暇的時間。需要提示老年朋友,切勿無目的地長時間地坐車,因為,車廂人多環境雜、空調車封閉空氣流通差、道路不平車輛顛簸等,對健康和安全都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