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重視幼兒文明禮貌行為的培養。現如今社會發展越來越快,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可是公民素質卻不見提高,還有倒退之勢。因此,現如今提高公民的素質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現代社會的要求。好的公民素質首先體現在文明禮貌行為上,這個就要從幼兒的文明禮貌用語入手,教幼兒使用“請”、“謝謝”、“對不起”、“不客氣”等禮貌用語。當然,老師和家長應首先以身作則,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語言,不得在幼兒麵前爆粗口。其次,注重幼兒尊老愛幼美德教育,家長與教師應做好榜樣,自身要孝敬老人、愛護幼兒。再者就是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現在的孩子多半是獨生子女,基本都是自己玩自己的,自私、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如何與人合作、與人分享,因此要加強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這就要求教師和家長一起為幼兒創造合作的機會,教給幼兒合作方法。
第三,在幼兒教學中,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是將來孩子步入小學後良好學習習慣的前提。所以培養幼兒愛學習、會學習的良好習慣尤為重要。這就得充分激發幼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動力,所以我們的任務不是讓他認多少漢字、學寫多少數字,而是讓它對這些產生興趣。
此外,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養成早睡早起,午睡,飯前便後洗手,勤剪指甲,不暴飲暴食,不挑食的習慣。
第四,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人的命運,好的行為習慣成就好的性格,好的性格造就好的人生,要成才必須先成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要做到,如躺在床上看書、節約用水、孝敬老人等,家長必須嚴於律己,為幼兒做出好的榜樣,必須擔任好孩子第一任老師的重要角色。時時與幼兒園教師取得聯係,相互配合,共同為幼兒健康成長努力。因此,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要靠家園配合才能實現,家園共育是對家園雙方的共同要求,目的是更好地促進幼兒發展。比如,幼兒不能按時作息,家長應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同時讓家長反應幼兒在家出現的行為習慣問題,教師會及時進行集體或個別教育,在家園目標一致的情況下,相互理解,更大程度促進孩子發展。
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們一生都是很有幫助的,希望在有限時間裏用畢生學到的知識和積累的點滴經驗為我縣幼教事業獻一份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