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自拍可不都是美顏軟件修出來的照片。有一種觀點是長得不好看為什麼要自拍?我覺得對於每個人來講,自己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這一點就比什麼都有價值。何況美醜是個沒法量化、很主觀的概念,如果自己都不欣賞自己、信任自己,不敢目光坦蕩地展現在熟悉的人麵前,還要去指望誰呢?
自拍的收獲
本來是無意識的自拍,可我逐漸發現了它的收獲。
自拍最大的收獲是讓老朋友的聯係緊密了。從做記者開始,我跟朋友們一度很疏遠。每個月裏有半個月以上的時間在出差,不出差的時候周六、周日也是最緊張的寫稿日,同學們的聚會總是參加不了,如果遇上寫稿子心煩,連語氣都很生硬。有一年清明節小假期,初中同學組團來北京玩兒,我又在外地出差,能聽出同學語氣裏明顯的失望。掛了電話,我覺得再工作幾年,除了上訪戶會給我打電話,大概沒人再理我了。
成功學好像特別鄙視工作幾年之後還跟同學保持聯係的人,仿佛這是可憐、沒出息的行為,還推導出沒有社交這樣的結論。我卻覺得互相看著長大又互相看著變老是件很好的事情。朋友圈是一種超級通訊工具,我們建立起一種新形式的人際關係。生活在不同的國家、城市的同學們很多喜歡發自拍照的,我們互相給對方留言,如果空閑還能說上幾句。
有同學是美容大王,藥妝係、精油係、專櫃係、頂級貴婦品牌,她都很在行,小時候課間我們就說這些,現在雖然隔著赤道,可交流沒有變。有同學正懷孕,看見我發的蛋糕特別想吃,剛好有人來北京,就問了我蛋糕店地址,買了快遞回去。我們的衣服、太陽鏡、挎包、口紅的顏色互相都可以給意見。朋友圈的自拍,讓我們不是久別重逢的寒暄,而是日常生活、瑣碎小事積累出的情誼。
自拍的存在讓我看見生活的美好。人總是希望把美、好的一麵與人分享,朋友圈裏的照片大部分都是開心時刻的定格,它傳遞出來的信息完全可以感染其他人。我經常是麵帶微笑看朋友圈,誰穿了一件好看的衣服,誰變瘦了,誰出去旅行了,誰又去夜店玩耍了。有朋友的家裏永遠擺著花、整潔得隨時可以拍家居照,看到這些自拍,我就提醒自己得做家務,還得買點布置房間的擺設。特別是我在塵土飛揚的縣城、農村出差的時候,無論是在街邊挨家挨戶地敲門還是陰冷潮濕的賓館累得不想翻身,刷一下朋友圈,看見大家光鮮亮麗的生活,心情就會好一些,因為它們的存在提醒了我這些沮喪肮髒隻是選題,跟我的人生沒有關係。
自拍積累下來就成了人生的記錄。從前我的經曆都在衣櫃裏,打開櫃門我經常會回想起時間點來,每件衣服是在做什麼稿子時候買的,是在什麼災難現場穿過的,它們跟著我走過哪些路、見過哪些人,當時是什麼樣的情形。而現在,朋友圈裏的自拍照記錄得更直觀和清晰。有在三江源包著頭巾、戴著太陽鏡根本看不見臉的自拍,有跟同學約吃午飯接到他媳婦馬上生孩子電話時的自拍,有第一次剪短發的自拍,有去采訪甲午沉船的自拍,最近的一次,是坐在福建農村的普照堂裏采訪肉身佛時候的自拍。把這些自拍連接起來,大概我一年的工作量就統計出來了。
自拍還有助於我的印象管理。在社會心理學裏,有意地控製他人對自己形成各種印象叫印象管理。我是一個很願意自我呈現的人,所思所想並不需要代言人。所以,我不喜歡在一個環境裏,人人對我的印象都來自一個間接的描述。自拍照雖然是碎片化的展示,可它真實而即時。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的喜好和厭惡都是直接的傳遞。
網上有很多對自拍和曬各種照片的戲謔和諷刺,人心多複雜,不用去揣摩分析這些想法背後的人生與性格。朋友圈隻能群發,你有權利選擇不看,屏蔽掉就好了,可不能要求所有人為了你的喜好來發他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