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裏的自我呈現
封麵故事
作者:楊璐
私密又公開的朋友圈
1996年出生的莫潔霖最近成了一位冉冉升起的美妝網紅。每天早上,她把自己化妝的過程用手機拍下來,再上傳到一個叫“小紅唇”的美妝社區裏。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她的視頻就獲得了最大的訂閱數,為了鼓勵她堅持下去,社區還獎勵了一台iPhone6。莫潔霖的媽媽是美容師,她從小耳濡目染對護膚和化妝感興趣。3年前,她到澳大利亞去讀高中,也開始了化妝的生涯。
“一開始,我不怎麼會化,經常上網搜美妝達人的視頻,如果我剛好有差不多的彩妝品,就學著化。因為我天天都化妝,平時還研究,所以,在同學裏是化得很好的。我同學出去玩兒,都讓我給她們化妝。”莫潔霖說。她不但技巧精進很多,彩妝品也買了不少,有40盤眼影、75支口紅,還有7種粉底液分別用在皮膚不同的狀態下使用。
不管從技巧上還是從彩妝數量上,莫潔霖超過了身邊的同學之後,她也想像網上的化妝達人一樣上傳自己的視頻。“我想跟大家分享化妝經驗,可身邊的同學有的對這些是沒興趣的,不如到美妝網站去,上這些網站的人一定是對化妝有興趣的。跟她們交流才有意思。”莫潔霖說。她找到中國這個APP,它操作起來很方便,也有一定規模的“粉絲”,每天早上莫潔霖都會錄30秒的化妝視頻再出門。“我發現白領化眼影都是大地色,很保守,所以我的主題就是每天化一種眼影,豐富大家的眼妝畫法。”莫潔霖說。
在現實裏,她依舊是個普通的女學生,美妝新星的事情隻有媽媽和最好的兩三個朋友知道。莫潔霖告訴記者,她雖然喜歡展示自己,可平時生活裏又是個怕羞的人,所以她選擇了有共同愛好的美妝社區,而不是親戚和同學都能看見的朋友圈。
跟莫潔霖又想曬又怕羞的糾結不同,宋曉鳴在朋友圈裏展示的是美麗自信的形象。她是北京一張報紙某版的主編,還是北京作協成員,寫了好幾本小說。跟想象中寫小說的女作家細膩敏感不同,宋曉鳴直爽而開朗。她有一張在《蒙娜麗莎》前的自拍照,人們擠在一起往畫的方向看,隻有她舉起手機給自己和後麵的《蒙娜麗莎》拍合影,還有一個遊客看到這個場景,表情驚訝地入了鏡。宋曉鳴覺得這張照片很搞笑,入鏡的遊客長得也漂亮,就發給我看。
“有人總結朋友圈的幾種狗,什麼自拍狗、推銷狗,我覺得就是種調侃,挺好玩兒,也不用特別敏感,把自己歸類。”宋曉鳴說。她是最早用微信的一批人,一開始朋友圈裏都是朋友,有拍自己的、有拍孩子的,還有拍家庭的,都是朋友間的分享。“我自拍發得多,是因為一開始沒太注意,大家都曬自己,去哪兒玩了、拍了什麼景色,還學上揚45度角,調侃一下、惡搞一下。有時候覺得堵車閑得無聊,也不能總拍馬路,還不如拍自己。”宋曉鳴說。
宋曉鳴在朋友圈裏展示的是美麗自信的形象愛貓的雷蕾和丈夫喜歡在朋友圈裏曬寵物照
喜歡自拍還有一個原因是宋曉鳴覺得拍照的時候自己的表情和姿勢都很僵硬,越是好的攝影師拍照,她越是不由自主地緊張,自拍的時候,才能放鬆下來,拍出好看的頭像。自拍也是她跟自己做的小遊戲。“不光拍臉,有時候也拍腳、拍腿,主要看什麼環境。有一次在芳草地看秀,我們坐兩排,中間是模特走秀。地上是鏡麵,我就用手機找角度拍了一張,一個是自己的腿和腳,一個是鏡麵反映出的一排腳,特別有意思。”宋曉鳴說。
朋友圈的私密性並沒有維持很久,因為使用的便捷,它很快成了工作上的工具,合作夥伴、客戶、有工作往來的朋友也加入了朋友圈。宋曉鳴意識到不能再像從前一樣隨心所欲地發自拍了。“別人說得很委婉,比如宋老師,我經常學習你的微信。還有人一直潛水,你以為他不在,其實他都看見了,忽然見麵,他就說,哎,腿挺長呀。你會覺得一驚,心想還是注意點兒吧。”宋曉鳴說。她自拍得很理智,對朋友圈有自己的觀點,跟微博相比,這裏依舊是個私密的地方,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你能在裏麵看到別人的價值觀,判斷出他和你是不是一種人。這其實也失去了一種距離產生美的感覺,可能會因此產生分歧。“有些人很注意這些,會很少發,或者發不疼不癢的東西,有些人甚至沒有微信,沒有朋友圈,覺得沒必要讓別人知道自己的態度。”宋曉鳴說。
因為朋友圈既私密又公開的性質,宋曉鳴告訴記者,她覺得曬的人一般比較天真,比較自戀,比較熱愛生活。當處在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環境,就想把它表現出來。這裏麵很少是想炫耀的意思,應該是分享。有城府的人可能不會這樣。自拍如果顧及別人的感受、不是太多太頻繁,並不是件壞事。
理解了人的複雜性,對朋友圈就是個寬容的態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有人愛曬有人不愛曬,有人天天看別人曬什麼,有人就要屏蔽。有時候,表達一下很自我的東西,朋友都來了,關心你的人就是關心。不關心你的人互相屏蔽又怎麼樣。我特反感有的人突然發一句話說檢驗一下是不是被屏蔽了。誰屏蔽我,我就屏蔽誰。別人刪除自己不是很正常的嗎?也牽扯不到人身攻擊。我覺得很多人對朋友圈這些事兒糾結,特別沒有必要。”宋曉鳴說。
找認同和共鳴
雷蕾和丈夫還沒有從上個月寵物貓吉吉猝死的傷痛裏走出來。每天晚上兩個人下班,都要在埋著吉吉骨灰的樹邊上停留一會兒,說說話,再上樓。家裏雖然養了一隻新虎斑貓黑仔,可恍惚的時候還會叫錯成吉吉的名字。